传承红色基因,歌声中绽放青春
○刘晓淮与合肥一中老三届合唱团
○刘晓淮在老年大学认真教学
“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爱你,中国……”虽然是课间休息,但合肥市老年大学一间普通的教室里依旧坐得满满当当,学生们正屏气凝神,倾听台上刘晓淮老师深情演唱。虽然已年逾六旬,但只要一展开歌喉,刘晓淮便充满活力,而在学生们心中,她就是一只时刻歌唱春天的百灵鸟。
苦难中坚持歌唱
呱呱坠地那天起,嗓音洪亮的刘晓淮似乎便与歌唱结下了缘。渐渐长大后,刘晓淮更是每天歌不离口,她没有想到,命运会给年少的自己一个严峻的考验。
1968年,年仅15岁的刘晓淮穿着一套再生布的棉衣外罩,随身携带一个装着衣物和书籍的木箱子和被褥,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合肥,前往颍上县插队落户。到了生产队后,知青点有一个新家,可是,因为父母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被列为“黑线人物”,知青点的同学没有人愿意和刘晓淮接近。孤独的刘晓淮貌似坚强,表面上装作很不在乎,却常常找一个没有人的野地里,放声大哭,来排解自己的忧伤,姐姐们从合肥寄来的家书是她最大的期盼。“那个时期我的耳朵特别好,能听见三里以外的长途客车鸣笛的声音。”再回首,刘晓淮将曾经的苦难化为笑谈。
所幸,短暂的不适应之后,年少的刘晓淮并没有就此沉沦。父母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自己怎么能就此向命运低头?擦干眼泪,刘晓淮拿起了锄头,从最基本的农活开始学习,田间地头,又重新响起她清脆嘹亮的歌声,一本《战地新歌》几乎被她翻烂了。
是金子,总会发光。不久后,刘晓淮就被推选为大队的宣传队队长,田间辛苦劳作之余,还身兼宣传队导演、化妆师、艺术指导等数职,生活中的苦难磨炼了她的意志,更成为刘晓淮前进的动力。
教学时不忘传承
因为表现突出,几年后,刘晓淮成为安师大艺术系的一名大学生。能够在专业的艺术殿堂里聆听老师们传道授业解惑,刘晓淮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78年分配至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担任音乐老师。
祖国再次迎来了春天,刘晓淮的歌声更加快乐、欢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刘晓淮屡受学校表彰,多次荣获先进教师称号,并破格上调一级工资。刘晓淮将荣誉化为了动力,工作时潜心教学,退休后仍然发挥余热,受聘合肥市老年大学担任音乐教师。
父母抗战时期就已参加革命,刘晓淮也在生活中的不经意间传承着红色基因。“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像父辈那样,与敌人浴血奋战,勇于拼搏、自强不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我认为就是革命精神的传承。”刘晓淮说。无论是担任合肥一中老三届合唱团艺术指导,还是作为老年大学一名普通的音乐老师,刘晓淮都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要求学生。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刘晓淮每天坚持练声,找资料、看视频;而即便满头银发、即便是自己相处多年的好友,不遵守课堂纪律,刘晓淮都毫不留情,点名批评。
嘴上抱怨着“让我们下不来台”,可是,每个学期结束,学生们总是给严厉的刘晓淮打高分,“品德高尚”、“教学认真”是学生们的心里话,“班里学生素质好”、“生源稳定”是老年大学领导对刘晓淮的评价。
“我以前不会唱歌,刘老师一句一句教,现在基本识谱了。”老年大学里,学生吴建民说。“我上这个班,就是听了别人介绍,冲着刘老师来的。”学生臧正勇毫不讳言。合肥一中老三届校友陈同方、钱静敏笑呵呵地说,“这个合唱团有很多人,都是晓淮老师多年的学生了,晓淮老师在哪里教学大家就在哪里上课。能够跟着老师在科学发声、声乐运用技巧方面得到提高,大家的晚年生活也增添了许多乐趣。”
学生们从刘晓淮身上,不仅学到了歌唱技巧,更被她身上的正能量所感染。虽然这两年身体状态不好,但只要有演出、校友聚会,主持、策划刘晓淮仍旧冲在第一线。这不,为了老年大学下学期一开学的汇报演出,刘晓淮又开始带着学生们选歌、排练,忙得不亦乐乎。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洪欣 文/摄
新闻推荐
安徽阜阳一名市人大代表被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9月12日,安徽颍上县公安局发布《关于检举揭发以王振青为首的黑恶势力违...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