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游中的观照与遐想 评万以学散文集《如此美好》

铜陵日报 2019-06-18 10:15 大字

□崔国发

万以学是一位大自然之子,一位有情怀、有文心、有才学的漫游者,一位视山水自然为知音的文化苦旅者。他最近出版的散文集《如此美好》主要包括“行走”、“风物”、“记忆”等几辑。作者走进一个个有着皖地历史渊源与徽文化内涵的城市或自然山川,以及那魂牵梦萦的地域景观,便有了情思的密契、心灵的交流和将知识、情感、智慧与历史记忆纽结在一起的艺术建构。自然中的徜徉,漫游中的遐想,历史中的探照,文化上的勘察,灵魂上的诘问,使这本集子具备丰富的内蕴、宏阔的视野与浑雄的美质,以及坚实、深沉且充满魅力的文学境界。

法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克·格鲁说,行走可让你“去感受原始自然的运动带给我们的简单快乐,去发现生命的轻盈与灵魂的柔和。”万以学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行走者。《行走》一辑是他的旅游散文。作者氤氲历史的画面与声音,浸润文化的底色与背景,寄托文学的情思与感情,通过穿越、温故与知新,将传统文化与当下现实融为一体,沿波而讨源,因枝以振叶,于遥远的绝响与景点的导览中,去昭示历史的衍进、文化的价值和作家的神游方式、审美图式与深度模式。无论是传统文化的特性,还是地域文脉的再生,抑或是寻根意识的复苏,无不体现着作者对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眷顾,以及“风景这边独好”的文化观照,而将诗、史、思三者交融互汇的美学风致。

翻开《如此美好》,徽风皖韵自多情,返回本源的穿越,精神的远游与文化的还乡,是万以学这本散文集的鲜明主题。安徽独特的文化意象和自然山水,不仅在他的散文中安营扎寨,也使其散文成为审美的生存和诗意的栖居的理想处所。作者在亲近与感知安徽山川文化中,获得一种快乐、深邃与精神上的寄托。《涡河边走走》在生动地再现涡河的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的同时,从“道德中宫与老子的自然观”、“陈抟庙与宋明理学”、“天静宫与老子”、“庄子祠与老庄思想”等方面,娓娓道来,探幽发微,老庄文化与宋明理学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是其散文随笔之所以通透超逸和深沉宏阔的主要思想资源。沿着涡河行走,“循着河流去找文明史、文化史,那时,被物质磨灭的心才可能复苏。”原来,汇聚智慧的涡河与历尽沧桑的淮河,因其所承载的丰足的道家哲学与精当的理学内涵,经由作者的发掘与采撷,而能做到意深旨远。波澜壮阔的史诗中,流淌的不仅是涡河古往今来的历史故事,更有中华文明的深层魅力。无论是史事钩沉还是文化神游,作品中都有着浓郁的寻根意识,如《临涣吃茶记》中古风盎然的文昌宫与南阁茶楼,《看君颍上去》中的“颍州西湖”,《映象虞姬》中的虞姬墓,《八公山记游》中的登高台、青琅玕馆、刘安墓、廉颇墓、茅山洞,《涂山望》中的涂山、大禹与双墩遗址,《风从淮上来》中的凤阳鼓楼与临淮关,《空山无言》中的司空山,《合肥之约》中的南淝河、圣姥庙、中庙街,《谒贤记》中的浮山,《江南有侠》中的鸠兹邑、芜湖古城,《向“纸”而生》中的桃花潭、泾川风物、宣纸博物馆暨文化园,《土木之华》中的陵阳镇,《且从太白游》中的李白墓、采石矶,《梦幻新安路》中的深渡与歙县古城等等,均能深入地挖掘传统文化之“根”,溯求历史典籍之“源”,融铸民族文化之“本”。万以学正是在对安徽山川地貌、地理风情的寻根式表达中,借助文化、文明、文脉的历史烙印,彰显出自己对于世界、自然、人生的体验与感悟,到处闪耀着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光辉。

“风物”一辑是万以学以清新淡雅之笔彰显风物之美。作者对故乡或工作过的地方特有的风情习俗、食物茗茶等进行栩栩如生的描绘,可谓信手拈来,涉笔成趣。祁门红茶是“世界上最好的红茶”,被誉为“镶着金边的女王”。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细致绵密地描述了栽茶、采茶、制茶、品茶的过程,文字如行云流水,以对老友聊述家常的方式,为我们津津乐道这“天下独一无二之‘祁门香’”。“杯沿映出一圈明亮的、金黄色的光环,这条金边,是祁门红茶冲泡中独有的现象。它露出真容,仪态万方,随着水波荡漾。平和、厚重、温暖、典雅而本色,考究而喜人,不躁不厉,能让你瞬间安静下来。”品茶而悟人生,求得内心之安静,此言不虚。而当作者驱车来到猴坑村这个猴魁绿茶的核心产地时,看见“清亮的叶片,纤毫毕现,修长优雅,风度翩翩,如芭蕾舞台上的男一号,柔软中透着刚性韧劲,活脱脱是绿茶中的王子啊 。”文字间浸透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从中透出日月山川精华之灵气。《味道》一篇写一次中美旅游年美方推介会的宴会,从“美国味道”到“黄山臭鳜鱼”,乃是一种关于味蕾物的写作,好散文应有滋有味、有情有义。作者在屯溪看“老街名楼”和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编导的《黄山映象之天仙配》,从建筑文化或从艺术的维度,充分地展示风物地貌与习俗民情,品物与品艺,格高而思逸,笔妙而墨精,使地域文化在得以传承的同时获得了充沛的生机与活力。“记忆”一辑,只有《夏威夷之旅》和《南游日记》两篇,前者以专题记录了以风光著称于世的夏威夷的游踪,后者以日记的形式反映了到“彩云之南”采风的镜像。这两篇文字,作者以“记忆”命名。哲学家海德格尔说:“回忆,众缪斯之母,回过头来思必须思的东西。这是诗的根和源。”当然我认为也是散文的根和源。

总之,万以学的旅游随笔《如此美好》,能与天地大美相往还,与山川风物相凑拍,与人文精神相绵延,在徽风皖韵或域外风景中,游目而骋怀,博文而强志,或主客交会,或通灵感物,或师法自然,或参禅悟道,真正做到了因景生情,明事见理,以文化人,神融笔畅,字里行间澡雪美好的魂魄,观照赤诚的肝胆,再现身边的锦绣,呈示独特的美奂,山川如我,自有其灵,这些文采斐然、脍炙人口、引人入胜的旅游散文,带领我们开阔眼界,纵横古今,丰富内涵,陶冶性情。作者融学识、情思与意趣于一炉,行文自然流畅,言近旨远,蕴藉深厚,以传神出色的景观描写以及意境、情感、文化与语言之美而深切地打动着我们的心灵。

新闻推荐

四天,两县六个娃不幸溺亡 本报提醒家长,谨防孩子玩水,须教娃防溺水知识

本报提醒家长,谨防孩子玩水,须教娃防溺水知识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