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女孩遇到乡村教育

颍州晚报 2019-02-26 10:18 大字

有这么一群人,她们本该和同龄人一样,热衷逛街、美食、化妆品,却因为种种原因,扎根于偏远乡村,与广大留守孩子朝夕相伴。这群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女孩子,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乡村女教师。近日,记者走进这个群体,倾听了几位年轻乡村女教师的故事。

咬牙坚持,女孩变成女汉子

1991年出生的高伟,家住阜城上海大花园。2013年从安徽工程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高伟回乡报考了颍上县迪沟小学,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在这所学校任教时,天刚蒙蒙亮,高伟就要出门赶乘到颍上的班车。到站后,她还要转乘农村公交,即使一切顺利,单程也要近两个小时。朝九晚五的状态是不能奢望的,因为路途太过遥远,高伟只有选择和几位女教师在校共同留守,直到周五下午放学,才和同伴们相约一起回家。

2017年下半年,高伟辞去迪沟小学的工作,选择的新工作依旧是教师。

在颍东区口孜镇洪杨小学,因为师资匮乏,高伟到来后即受到“重用”,成为四年级班主任,且身兼语文、英语、音乐等各科教师(每个年级仅有一个班)。

新学校最让高伟满意的,是离家相对近了不少,在不堵车的情况下,40多分钟就可赶到学校。

洪杨小学地处偏远郊区,路况较差。一次刚下过连夜暴雨,高伟开车行至距离学校不远时,只听见咣当一声,汽车后轮陷入了一个积满水的泥坑,无论怎么踩油门,就是不肯出来。

高伟下车看看四周,因为时间还早,再加上天气恶劣,地处偏僻,四周静悄悄不见人影。眼看上课时间快到了,急得她眼泪都快落了下来。

实在没有办法,高伟打开手机百度,找到汽车陷入淤泥的解决方法。她在路边找到了两块碎砖垫到轮子下,将挡位挂入“S”挡,小心翼翼地将车开了出来。“看着父母赞助购买的汽车被颠得不成样子,别提有多心疼了。”

类似的委屈与无助高伟不是第一次碰到,但每次遭遇,她都会咬咬牙坚持,不敢向父母倾诉。有时想想也挺自豪,以前那个娇滴滴的小女生,已硬生生(炼成了女汉子。

家访被狗咬,爱狗女生见狗就躲

家住张北社区的邢东知是高伟同事,两人同时考取了洪杨小学的特岗教师。

最让她难忘的是去年10月份,一次普通的走访,却发生了一起至今让她战栗的惊魂事件。

2018年10月末,天刚刚转凉,按照中心校扶贫工作安排,邢东知和一位同事到洪庄一户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

按部就班问些问题后,邢东知收拾完东西,准备与访问对象告别。没想到,门前一条大黑狗突然挣脱绳索,直向邢东知身上扑来,在她的小腿上狠狠地咬了一口,顿时鲜血直流,疼得她当场就哭了出来。

突然的变故把同行的教师张勇吓坏了,他当即给学校领导打了电话,并把邢东知送到镇卫生院打了狂犬疫苗。

高伟得知消息后,也立即赶了过来。因为伤口严重,高伟驾车把邢东知送往市医院,注射了血清蛋白。

为了不影响教学,邢东知在家休养了几天后,不顾父母反对,又拖着伤腿,一瘸一拐地返回了学校。

作为一名25岁的女孩,邢东知之前和很多女孩一样喜欢宠物,尤其是各种萌宠的狗狗。自从被咬伤后,邢东知见了稍微大一点的猫犬便远远避开,“对我来说,或许很长一段时间,被咬伤的阴影都不会散去。”

可当走进教室,看到讲台下一个个满含期待的眼神,那些委屈、伤痛,很快会被邢东知抛到了脑后。

坚守十年,让乡村孩子感受音乐魅力

作为乡村女教师,1983年出生的丁娟娟已经有十年教龄。2009年,丁娟娟从六安皖西学院教育专业毕业后,通过考试来到了颍泉区伍明镇彭庄中学。

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生,丁娟娟天生乐观开朗。初到学校,简陋的教学条件没有让她感受到不适。在她看来,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是从事教学工作,能把美好的音乐传播出去,是她最大的快乐。

和许多城市女孩一样,丁娟娟最初遇到的最大困难也是路程。从她位于阜城胜利北路的家中到彭庄中学,要辗转换乘两个多小时。无奈之下,她只有和同伴们一起留宿在校。没有买车的那几年,周日下午去学校,周五下午回家,一周五天的工作日,丁娟娟基本都在学校度过。

住校的那几年,对丁娟娟来说是简单而快乐的。

当时的宿舍里除了电灯,找不到任何现代化的设备,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空调电扇,更别提WIFI和网络。几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每晚分别挤在上下铺,聊着一天的工作,说说各自的趣事。条件的艰苦、工作的劳累,就在相互聊天中化解。

最让丁娟娟开心的,是为孩子们排练节目。

相对于其他课程,乡村学校的音乐教师更为缺乏,每次镇、中心校搞活动,丁娟娟都当仁不让地成为主力。每当目睹孩子们在舞台上展现优美的歌喉、靓丽的舞姿,丁娟娟内心都会涌起一种成就感。在她看来,能让农村孩子多感受感受音乐的魅力,是自己工作中的最大收获。

是乡村教师,更是留守儿童的贴心人

今年30岁的张杰,是一名4岁孩子的妈妈,也是一位乡村教师。

张杰是山东潍坊人,大学毕业后和男友来到阜城。先后经历几个岗位后,2012年夏天,张杰正式成为颍泉区闻集镇苏屯小学一名乡村教师。

从所住的中市街道办事处新建社区到学校,在道路通畅的时候,张杰驾车也要行驶50多分钟。因为不是班主任,张杰的工作不算很繁重。但每次在课堂上为孩子们演奏、带领孩子们唱歌的时候,那种快乐和充实,让她感觉格外满足。

苏屯小学里留守儿童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每

天上学放学,都是爷爷奶奶骑着三轮车接送孩子。日子久了,张杰逐渐留意到学校里一些特别的孩子。

2015年冬天,天气已经较为寒冷,张杰无意中发现班里有个孩子还穿着露脚趾的棉鞋,一问才知道,孩子家庭贫困,父母也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没钱给他买新棉鞋。心疼不已的张杰立即赶到校外小店,买来3双新鞋袜并帮孩子换上。

看到孩子开心的笑容,张杰心里沉甸甸的,“留守儿童遇到一些困难,作为教师,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他们,这不会因为我们住在城市还是农村,而有所不同。”

颍州晚报记者 任刚/文 通讯员 李怀萍/摄

新闻推荐

颍上 大力引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本报讯(记者安耀武)近年来,颍上县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着力点,大力引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园区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