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醉酒,还让他骑摩托车 发生事故后,当事人赔偿4万多元

颍州晚报 2019-02-11 11:12 大字

颍州晚报讯(记者 楚楠楠 通讯员 李斌)颍上县的李某和张某一起饮酒,李某明知张某已醉酒,还让对方驾车带着自己。途中,张某驾驶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死亡。近日,颍上法院依法判决李某赔偿张某近亲属损失4万多元。

2017年9月19日晚,张某与李某、王某等5人一起吃饭并饮酒。酒席结束后,张某驾驶李某的二轮摩托车带李某回家,行驶至颍上县某路口时,与刘某驾驶的小型普通客车相撞。事故造成李某、张某受伤及两车受损,后来张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张某的五名亲属起诉相关保险公司及客车所有人马某、司机刘某。

随即,颍上法院判决五原告的损失共为64万多元,保险公司共计应赔偿37万多元。后因剩余赔偿款问题发生纠纷,五名原告再次提起诉讼。

近日,颍上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预见醉酒驾驶行为导致的后果而没有预见,具有明显过错,对剩余损失应承担主要责任。李某、王某等人与张某一起饮酒,相互之间具有相互提示义务。餐饮结束后,李某应当知道张某醉酒后不能驾驶机动车,其不进行提示还将摩托车给张某驾驶并载带自己,存在一定的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张某的损害后果因交通事故而产生,不是醉酒本身直接导致的,王某与另外两人的餐饮行为与事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五原告也没有提供王某对张某劝酒致其醉酒的证据等,为此,五原告请求王某承担赔偿责任,法院不予支持。

结合该案实际情况,法院酌定,李某承担五原告剩余损失15%的赔偿责任,即4万多元;其余损失由五原告自行承担。

说法

律师提醒,在参加宴请中,如果饮酒出事,有4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1、强迫性劝酒,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

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如明知对方身患疾病不能饮酒;

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酒后应尽到劝阻、照顾、护送和通知义务;

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如果明知对方喝了酒,就要阻止他开车,找代驾或送其回家直至交付其同住家属。

新闻推荐

冬季安全用电你我“童”行

为了确保小学生们寒假期间的用电安全,1月14日,颍上供电公司南照供电所共产党员服务队一行五人走进南照姚岗村回民小学,开展...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