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从瓦房到楼房再到高层

颍州晚报 2018-11-05 11:30 大字

从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中的“居者有其屋”,到唐朝诗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再到十九大“住有所居”、“安居乐业”被反复提及,自古以来,房子都是大家关心的民生话题。

改革开放40年来,住房从草房到瓦房、楼房、高层住宅楼……这些,无疑折射出阜阳经济文化高速发展、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上世纪七十年代

草房变瓦房,再也不怕刮风了

11月1日上午,72岁的李大爷坐在文峰公园长亭的石凳上,一边晒太阳,一边说起从“居无定所”到“住有所居”的往事。

李大爷出生在颍上县耿棚镇的农村,家里十分贫苦。童年时,能吃饱是大事。改革开放后,条件渐渐好转,“住”才被提到重要的位置。

“买不起砖,都用泥土石块砌墙,房顶上铺一层草。”李大爷说,先做一个砖头大小的模具,将土块和成稀泥,加入麦秸,晒干后,这就成了一块块“砖”。

草房,最怕的是大风。有一年春天刮大风,李大爷家的屋顶就曾被风掀掉过。“能有二三间瓦房,不怕风不漏雨”,这是李大爷当时的梦想。

直到70年代后期,这个梦想才变为现实。

当时,李大爷被调到阜城某部门工作,分到了一间福利房,面积五六十平方米。“面积虽然小,但屋顶铺的是瓦,下雨不怕漏,刮风不怕倒。”李大爷说,这让他十分知足。

上世纪八十年代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相比父亲李大爷,女儿李敏的生活不知道幸福多少倍。

今年48岁的李敏,从小就生活在单位家属院,街坊邻里都是父母的同事。大家住的都是小瓦房,不砌围墙、没有院子,邻里间低头不见抬头见。“有时,我吃个饭能跑十多家串门。”

单位员工福利房通常面积不大,大家纷纷在屋外搭建厨房、公厕等。“因为乱搭乱建,巷子里很堵,有些地方仅容一两人通过。”李敏说,除此之外,她最怕夜里上厕所,因为屋外没灯,上厕所还要走一条狭长的巷子。

80年代开始,大家对住房面积、居住条件有了新的要求,“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经风靡一时。李梅的一个亲戚,算是最早搬进楼房的一批人。“我们常去串门子,站在楼上都不想下来,果然是站得高看得远。”

80年代末,阜城还出现了首批“高档小区”,如文峰一村、文峰二村、二里井小区、南苑小区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

买了商品房,有了独立卫生间

进入90年代后,阜城新规划建设的家属院、小区基本不再准建瓦房,瓦房开始渐渐被楼房取代。住上楼房是大家的愿望,买房也成了男孩结婚的标配。

“我与丈夫结婚时,啥都没有。”李敏说,她和丈夫王磊是在同一个院子里长大,王磊的兄弟姐妹较多,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一直住在一间不到80平方米的小瓦房里。

1993年,她与王磊步入婚姻殿堂,住进了这间小瓦房。直到1998年,家里经济条件好一些,李敏才搬进楼房。

“东拼西凑一些钱,选择了四楼一间100多平方米的屋子。”李敏如愿等来了新房新邻居,住宿环境改善了,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厨房,家里家外铺上了地板,干净许多。但她觉得人与人之间关系也疏远了,“和很多老邻居分开了,新邻居即使住在同一栋楼或同楼层,见面也少了。”

如今

上楼坐电梯,小区像花园

进入新世纪后,商品房成为市场供应的主体,阜城迎来全国众多品牌的开发商,高层楼房、精装房、小别墅,房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此外,小区环境也越来越美,花园小区、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等多样的居住类层出不穷地涌现。

现在,换房和改善成为新的刚性需求,市民对住宅的需求已不单单局限于面积大,而是追求更宜居、健康的生活品质。

前年,李大爷腿脚开始不利索,上楼成了一件吃力的事情。

于是,李敏和兄弟姐妹一筹划,在城南一个小区为老人购买了一间高层电梯房。“小区绿化不错,附近还有商场、医院、小公园,老人很满意。”李敏说。

颍州晚报记者 汪乐意/文 通讯员 王富华/摄

新闻推荐

自称知名企业家骗了460余万元

颍州晚报讯(记者汪乐意通讯员王雅涵)25日凌晨,颍上县公安局民警从辽宁省返回阜阳,历时5天的追逃任务顺利完成——涉嫌诈骗460...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