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蓄洪洼地”变身产业发展宝地

新安晚报 2018-09-25 11:10 大字

庄台是淮河流域一种类似“人工岛”的防洪工程。沿淮群众为了避免被洪水淹没家园,靠肩挑手提,车拉筐运,筑起一个个土台。土台上面建房居住,形成了庄台。然而,庄台只是村民临时住所,“水来就搬家、水退就修房”的局面长期无法改变,更无力发展生产,因此庄台所在地常常是贫困发生地。颍上县正是其中的典型。淮河流经颍上县7个乡镇,有17个村是重点贫困村。行蓄洪区如何脱贫?近年来,颍上县摸索出了一条新路,即把“蓄洪低地”变为“产业发展宝地”,把“民生洼地”变为“生态宜居高地”。

庄台已成“翡翠项链”

据介绍,淮河流经颍上78公里,在颍上境内现有南润段、邱家湖、唐垛湖3处行蓄洪区,共有22个庄台。庄台群众长期存在吃水难、用电难、出行难、如厕难、吃菜难、就学难、就医难、丧葬难、通讯难、安居难等“十大难”,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目前,颍上沿淮行蓄洪区7乡镇共有17个重点贫困村,占全县重点贫困村的21.3%,现已脱贫3667户、8942人,2018年拟脱贫695户、1575人。

行蓄洪区是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庄台处在淮河大堤上,更是生态保护的重中之重。当地始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强化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

“我们以村旁、屋旁、路旁、水旁、沟渠旁和边角坡地为重点,全面实施绿化家园行动。”颍上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持续加高、加绿、加彩,目前已完成庄台绿化88万平方米,庄台已成为淮河岸边的“翡翠项链”。

激活庄台乡村旅游

“庄台脱贫只是起点,让庄台群众安居乐业才是长久之计。”采访中,颍上县有关人员介绍,把握沿淮生态经济带建设机遇,精心规划,多方借力,把美丽庄台建设与全域旅游精准对接、一体推进,一个个美丽庄台串联成为耀眼的淮上明珠,走出了独具行蓄洪区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

作为脱贫样板的淮罗村,地处淮河行蓄洪区,又位于八里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千百年来,一座座高高的庄台是百姓躲避洪水的见证,更孕育了独具魅力的乡土文化。这些要素构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先天条件。2016年,淮罗村进入原国家旅游局等12个部门遴选的“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名单,确定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据悉,颍上县科学规划用地,加快土地流转,完善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采摘园配套设施建设,依托2000多亩淮上草原项目,大力发展养羊、养牛等畜牧业,打造高质量高水准的沿淮农家乐休闲游。同时,结合庄台整治工程,丰富完善错落有致的庄台建筑,形成了古城墙、红灯笼、绿草地的美丽庄台画卷。

因地制宜借水生财

采访中,颍上县有关人员告诉记者,颍上县坚持因地制宜、借水生财,依托沿淮丰富的水资源和滩涂资源,调结构、补短板、促效益,规划发展水生蔬菜、水产养殖、水禽养殖、生态林业、食草畜牧五大产业,其中发展莲藕等水生蔬菜10万亩,健康水产养殖基地10万亩,养殖水禽100万只,养殖优质肉牛肉羊10万头,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目前,当地发展稻虾、稻泥鳅、稻蟹、稻鸭等综合水产养殖1.6万亩。

“这些农副产品和渔家刚从庄台边的河里打捞上的河鲜,不仅可以外销,还可以常年供给庄台上的土菜馆、河鲜鱼馆等当地特色餐馆。”颍上县农委人员告诉记者,刚捕上来的河鲜,可以让游客大饱口福。

“多亏了我们当地发展了旅游,现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到了工作。”八大家庄台贫困户王培英凭借一手好厨艺,在离家几步之遥的淮河鲜土菜馆担任配菜员。由于一家人勤恳能干,王培英家早在2016年就实现了脱贫。

行蓄洪区蝶变重生

采访中,颍上县有关人员告诉记者,2018年是颍上实现贫困县退出的决战决胜之年。他们将坚定不移按照李国英省长的指示精神,在阜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省委、省政府加快沿淮生态经济带建设机遇,继续把美丽庄台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高标准实施庄台综合整治,打造美丽庄台。

同时,加快推进淮河风情旅游规划,开发垂钓、采摘、农家乐等体验式旅游,建设多彩多姿的旅游廊道和乡愁记忆基地,打造特色庄台。大力发展沿淮适应性农业,加大产业支撑力度,打造实力庄台。持续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将更多的政策资金向沿淮行蓄洪地区倾斜,打造惠民庄台;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在保存沿淮滩涂湿地原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提升,打造生态庄台,奋力实现行蓄洪区蝶变重生。

李巍叶彪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王振宇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高速服务区里猜灯谜尝月饼

本报讯“两节”临近,安徽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准备了猜灯谜、尝月饼、文艺汇演等各具特色的迎中秋、庆国庆系列活动,陪伴广大车...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