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如一日 璀璨公益心

合肥晚报 2018-06-21 11:39 大字

包河好人类别:助人为乐

张明珠是滨湖世纪社区志愿服务的领军人物。她从2007年就开始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至今已有10多个年头,她走到哪里,公益就做到哪里,爱心就传递到哪里。她带头发起衣旧传情,架起了与云南山区孩子的友爱桥梁。如今,该活动已举行了8次,共向上棉谷村捐赠衣服4800多件,还寄过去价值3万多元的学习用品;她组织捐资助学,建起与贫困学子的对接平台;她乐于助人,为困难群众慷慨解昂;她发起成立文明劝导队,助力美好家园;她带领帮客联盟,凝聚起68支志愿服务团队、3000名核心志愿者的磅礴力量,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力量不断壮大。

发起“衣旧传情” 传递爱心温暖

3年前,张明珠偶然从支教志愿者处获悉,云南省福贡县有一个偏僻穷困的上棉谷村,那里的孩子们上学缺少纸和笔,更别说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了。听到这一消息后,她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总想着为那里的孩子做些什么。于是,回到合肥后,她就在小区里发起了“衣旧传情”活动,组织身边认识的人把家里不穿的衣服拿出来,她再和志愿者对衣服进行分拣、消毒、打包,选择那些7成新以上适合孩子穿的衣服,然后集中邮寄过去,解了孩子们的燃眉之急。为此,还收到了当地寄来的感谢信。如今,由张明珠发起的“衣旧传情”活动已经举行了8次,共向上棉谷村捐赠衣服4800多件,还顺带寄过去价值3万多元的学习用品,受到了当地村民交口称赞,也架起了安徽合肥与云南福贡县的友谊连通桥梁。

组织捐资助学 关爱贫困学子

有一次张明珠从朋友处得知颍上县黄坝乡非常贫困,困难学生较多的情况后,她立即组织辖区志愿者自驾到黄坝乡中心学校,送去衣服和学习用品。听完取当地校长的简单介绍后,她又不顾旅途劳累,踩着泥泞的道路,深入贫困学生家庭走访,进行了详细的记录,直到下午两点多才吃上中午饭。通过详细的实地调查,张明珠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回到合肥后,张明珠利用自己的号召力,充分动员了辖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的力量,捐赠了大量衣服、书籍和复读机等物品给当地的贫困学生,让当地孩子拥有了更好的学习条件。现在已和当地建立了常态的对接平台,当地学校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及时对接。

关爱特困群众 无私奉献爱心

多年来,张明珠始终坚持用真情温暖社会,用爱心帮助别人。家住滨湖世纪城徽杰苑的小赵,年仅19岁,2015年12月不幸患上了骨癌,恶性程度非常高,需要长期的化疗才有机会保住生命,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小赵一家人陷入了困境。张明珠在得知情况后,多次为小赵发起爱心募捐活动,先后募得善款5万余元,帮助小赵与病魔抗争,早日康复。2014年,当得知云南鲁甸地震后,张明珠又为地震灾区捐款了1000元。

成立文明劝导队助力美好家园

2017年,她带领滨湖帮客联盟的核心成员,组建一支队伍,积极参与到文明城市的创建中。她带领劝导员成员,顶着烈日、冒着细雨,深入小区的每一个楼栋、走遍社区的每一块土地,对居民关心的环境卫生、高空抛物、消防器材、电梯安全、楼栋堆物等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每天巡查完,她还要写巡查简报,督促协调物业公司及时整改。目前,在张明珠的带领下,已经开展了5轮巡查,撰写巡查简报50多期,小区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改观,他们的无私奉献也赢得了居民的充分认可。

带领帮客联盟 凝聚公益合力

她还担任了滨湖帮客联盟的理事长,成为这个全市首家社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的领头人,她用自己的领导能力、公益精神和处事智慧,把越来越多热心公益的志愿者骨干凝聚在她的周围。她带领理事会的成员们,发起制定了成员团队暖心指数评价办法,通过量化评价机制,激发起公益的持久生命力。她深入每一个团队,了解团队的现状,解答团队的困惑,让各个志愿服务团队不断换发新的生机。她带领制定帮客联盟行为规范、岗位职责,对秘书处进行分工,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促进志愿服务走上了专业化的运行轨道。她用自己一颗火热的公益真心,凝聚起68支志愿服务团队、3000名核心志愿者的磅礴力量,让社区公益星星之火,已成奉献的燎原之势。

新闻推荐

精雕细琢绿绕颍城

本报记者尚原野通讯员许庆路芒种节气刚过,颍上县城北新区的保丰沟绿化景观林带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忙着栽种毛竹。烈日下...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