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55年在岗服务一方百姓

阜阳日报 2018-02-08 17:52 大字

[摘要]记颍上新集镇商业社区党支部书记席栋才

本报记者 郭晓林 实习生 王庆梅 通讯员 胡敬晶 武万勇

走进颍上县新集镇商业社区,总会见到一位神采奕奕的老人——席栋才。这位有着34年党龄的党支部书记,在55年的工作生涯中,持续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用真心造福一方百姓

新集镇商业社区是全镇唯一一个没有田、没有地的全商业社区。历史上,这里曾经是全县的五大重镇之一,社区居民多半以经商为营,生活富庶。由于历史原因,这里成了席栋才描述的那样:“十间房子九间空,生活无路去逃生,生机景象全不见,只见老人病喘哼。”

1998年3月,席栋才从县六建筑安装工程公司退休,被社区全力举荐任支部书记。如何让这个萧条甚至破败的社区重现曾经的繁荣昌盛,成为席栋才上任后的首要任务。

永兴集因是古镇,保留了原生态水塘300余亩,但长期被私人占有,塘内长年杂草丛生,早已变成臭水沟。席栋才带领居委会顶着巨大的压力,多方沟通协调,力排众议,最终把水塘收为居委会所有,紧接着就是着手治理。

为了把水塘治理好,席栋才说服老伴,拿出在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的退休工资,带领村委会同志,发动社区群众,起早贪黑,利用3年时间打捞铲除各类杂草30多万斤,对水塘污染进行了根治,彻底改变了社区水质和卫生状况,并在沟塘内放养了鱼苗,养殖收益社区所有,居民共享,同时也解决了部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如今,这方鱼塘不仅是社区经济的支撑,同时也成了居民休闲的好去处,不管是当地居民还是外来客商,每当驻足于清澈见底的鱼塘,无不对席栋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的作法交口称赞。

用诚心服务社区群众

“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服务人民,服务社区群众就是我最大的事业。”席栋才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席栋才上任伊始,1975年强制行洪后自建的泥巴屋历经风雨,年久失修,大部分都成了危房,倒塌严重。他时刻为居民的安危、健康和生活担忧,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复兴永兴集,重修古镇。于是,席栋才立即召集社区班子深入到每家每户走访,广泛征求意见,研究方案。把原有危房拆除,在原址重新规划,建成皖南徽派建筑,建好后由原居民出资置换或购买。这一行动虽然得到了大部分居民的支持,但仍有部分居民顾虑重重。

席栋才只有一个信念:只要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相信老百姓最终会理解支持的。经过三年的努力,扒掉危房2100多间,坚持利用老集镇原址建房,节约土地1000多亩。如今皖南老街徽派建筑已颇具规模,部分老人已搬进了期待已久的新居。

用责任心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新集镇始源于1686年,距今300多年历史,至今还保留着清朝中期的文物,如:李家祠堂。民间文艺更是享有盛名,仅“灯”一项就包括龙灯、小牛灯、狮子灯、八仙人字灯、小车灯、独杆轿灯等。

作为地道的永兴人,席栋才见证了永兴古镇的繁荣昌盛,从小就被厚重的历史文化熏陶,立志传承保护弘扬永兴集的传统文化。

从1999年开始,席栋才开启了他的传承之旅。他查阅颍上县县志区志等历史资料,与健在的老年人交流,从他们口述中收集历史,并形成了《新集镇地名文化调查材料》《关于新集镇千年古镇名胜古迹的追索》等资料。

在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席栋才一刻也没有停歇过。为了发扬民间传统文艺,席栋才着重抓群众的精神文化建设,收集当地传统的民间曲、艺、灯会,并由居委会牵头,组成地方特色的民间灯艺,有龙灯、狮子灯、高跷、水牛灯、花挑子灯等,独具一格的独杆子桥、老驴灯、肘阁、小红灯在全县展演,受到好评。

同时,颍上县文广新局批准永兴集民间艺术团成立,每年颍上管子文化艺术节,艺术团都参与演出,深受好评。2015年10月,永兴集民间艺术团的“肘阁”表演代表安徽赴广东省参加全国民间文艺会演,荣获了入围奖和山花奖,2006年10月6日的广东日报头版头条给予高度评价和点赞。

席栋才把对事业的执着、对党的情怀、对人民的挚爱化成沉甸甸的责任担在了肩上。他说,自己发挥的不是余热,而是倾情奉献,奉献的道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新闻推荐

创建文明地税促进和谐发展

本报记者徐立成通讯员武万勇李卫近年来,颍上县地税局在市、县文明办的正确指导下,积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有力促进了服务质量提升,营造了融洽的征纳和谐关系。在文明创建工作中,颍上县地税局通过落...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