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曾经盛名南照寺为何今人多不知

阜阳日报 2018-01-05 14:32 大字

通讯员 梁家贵 范斌

南照寺坐落于颍上县城西南约50里的千年古镇南照(旧称漕口,因南照寺而改称南照)。南照寺始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它无疑曾是历史上阜阳地区富有盛名的寺庙之一。

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

据史料记载,南照寺最辉煌之时并非叫南照寺,而是叫宿缘寺。据明嘉靖《颍州志》记载:“宿缘寺,在南五十里即漕口镇古南照寺。”那么,南照寺为什么要改名为宿缘寺呢?原来,这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民间有关朱元璋与南照寺的传说很多。据1995年《颍上县志》记载:“元末,朱母讨饭,流落漕口(今南照镇),于南照寺外茅庵内生元璋。是夜,镇民见红光冲天,以为寺院失火,纷纷前往救火,方见一女正临盆。此即明太祖出世。故当地传云,朱元璋是‘南照寺里生,北照寺里长,临水寺里当和尚。\’”另一个传说也间接说明朱元璋与南照寺有缘。据传:朱元璋乞食漕口(南照)时,常露宿街头,因畏寒蜷曲一团,人讥笑之;朱元璋却吟诗云:“天为罗帐地作毯,日月星斗伴我眠;夜间不敢伸直腿,恐露山河社稷穿。”从这些传说中可以看出南照寺与朱元璋不一般的关系。对此,清顺治《颍上县志》记载:“宿缘寺,西南五十里,即漕口古镇南照寺也。洪武十五年敕太监梁丙进重建。”清乾隆《颍州府志·杂志》记载,“元至正四年(1344年),旱、蝗,大饥疫,太祖(朱元璋)时年十七,父母兄相继殁,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游食汝颍。北照寺、南照寺,其游历处也。”而民国《颍上县志》则对南照寺改名为宿缘寺做了直接的解读:“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为僧时荐食诸州,尝寄食于南照集,定鼎后敕建寺于此,名曰‘宿缘\’,言在此有止宿之缘也。”

南照镇原为北宋时期漕船由淮河入润河的码头,故曾称“漕口”,自古商业发达。明清时期,该地商贾云集,贸易兴隆,旧志称其:“扼豫皖之咽喉,规模之大与城市埒,其商业之盛,驾城市之上……沿淮市场应无其匹。”加上朱元璋的因素,因此明清时期宿缘寺建寺时规模宏大。据清顺治《颍上县志》记载:“赐钦录一通,铜钟一口,鼓一面,铜云板一面,寺田一千顷。”民国《颍上县志》则记载更为详细:“当初建时,规模之大,罕有其匹,寺之后殿为今俗所呼之大古墩,迤逦而南,穿香路大街,直抵淮水北岸,始为寺之前山门,长可二里。原始淮水在集南里许,后淮北移,几逼此集。曰香路大街者,言为入寺进香之路也。寺址又有铁钟一具,明正德四年己巳四月置,高三尺五寸,口径五尺,全县各庙之钟以此为最高且阔,上铸《大乘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及铭文。”正是由于此寺规模巨大,故有小和尚骑马关山门之说。

毁于明末农民战争

那么,如此宏大的寺庙为什么今天难觅当年之迹呢?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此寺为皇帝敕建,规模大、等级高,富有盛名。据说鼎盛时,有僧500余人,但他们挟皇家寺院之威,常在当地奸杀抢掠,横行乡里。1995年《颍上县志》记载:“明末,有一铁匠姓李,外号花

新闻推荐

“中国右化”加油站?颍上读者呼吁打击山寨加油站

颍上读者呼吁打击山寨加油站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