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阜阳市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渐完善服务体系, 全面推进文化惠民 文化服务 为幸福“加码”

阜阳日报 2017-09-21 09:44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郭晓林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阜阳市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惠民正在城乡大地谱写新的篇章。

建好用好服务设施

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8月底,在市博物馆举办的一场“草原古韵塞外风情——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展”,让从未踏入过广袤草原的市民,领略了向往已久的塞外风情。而在距此不远的市图书馆,不大的阅览室内,新上架不久的图书,也为沉浸书香的市民带来了一方清凉空间。

近年来,阜阳市在坚持把免费开放各类公共文化场馆纳入民生工程的基础上,创新场馆使用方式,不断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利用率,各类在线活动、作品展览、文化展演等活动越来越经常地走进群众生活,广大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为补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短板,改善服务设施陈旧、活动面积小等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阜阳市进一步加大投入,高标准建设了市科技文化中心、市图书馆新馆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重点项目。目前,以阜阳大剧院、市科技文化中心、市博物馆新馆、市图书馆新馆四大场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服务重点项目,正加快建设。其中,四大场馆有望于2019年完工投入使用,届时,将在阜城之南构建文化新地标,进一步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服务。

“我们会继续坚持把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好、用好,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市文广新局社会科负责人介绍,眼下,阜阳市正在居民住宅区,盘活存量资源,新改建一批配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保障居民阅读、健身等文体活动开展。

完善服务体系

文化惠民润泽城乡

每周二、周六,界首市芦村镇综合文化站内都会响起锣鼓声、唢呐声,这是一支业余梆剧团在组织排练。日前,记者走进站内时,剧团成员程德明正在演唱梆剧《南阳关》选段,围坐在周边吹拉弹奏的乐手,平均年龄超过50岁。“一直喜欢唱梆剧,以前都是自己在家唱,现在有了组织和场地,大家可以一起进步。”程德明高兴地说。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让群众文化爱好者有了施展平台。2014年以来,阜阳市规划建设17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上千次。其中,“送戏进万村”、“文化进万家”、“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等,都曾利用该平台为群众送去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为满足基层群众多样的文化需求,过去五年,阜阳市建设完成15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15个电子阅览室、1907个农家书屋、1741个村级农体工程、68个乡镇全民健身广场,辐射人口达上百万。此外,今年阜阳市还将积极推动5批、107个农民文化乐园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确保今年内实现国家贫困县乡镇全覆盖。

为继续完善阜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阜阳市按照“七个一”标准,即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全面提升贫困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水平。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今年阜阳市将全面推进174个贫困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颍州区、临泉县等县区已完成相关建设任务。

高起点推进新发展

文化服务点亮新生活

随着社会发展,城乡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样,数字化公共文化场馆应运而生。五年来,阜阳市相继建成14座数字影院,屏幕数量达55块;市图书馆建设的10个街头24小时自助图书馆、电子书借阅机投入使用……

手指轻触液晶屏,页面被分割成图书、视频、时政等板块,再用手机APP扫一扫,上万种资源可以带回家阅读、观看。由颍上县图书馆调试运行的6台触摸阅读机,图书资源达到2万册,视频数量超过2万个,将分别投放至颍上县政府、县图书馆、县少儿图书馆、建颍文化站、谢桥文化站和三王社区农家书屋。“不仅让城镇居民享受数字化阅读的便利,也让农村群众实现‘触网\’阅读。”颍上县图书馆馆长刘刚介绍,今后将结合实际使用情况和需要,逐步向城乡各级进行推广,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数字化阅读资源的实惠。

在阜阳市部分县区图书馆推行数字化建设的同时,学校、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也在积极推进数字化阅读平台建设。其中,数字农家书屋建设被提上议程,这将进一步满足城乡居民不同的阅读需求,丰富全民精神文化生活。

如今,数字图书馆、街头电影院、科普基地等数字化公共文化设施,正悄然在阜阳城乡引领文化服务的新潮流。随着一系列多功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推进,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展望未来,丰富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内容,将开启阜阳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新闻推荐

“五大发展美好安徽闯新路” 采访活动走进阜阳

李平出席媒体见面会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