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好日子写不尽

阜阳日报 2017-09-15 19:19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徐立成 通讯员 武万勇

夕阳西下,颍上县半岗镇黄连沟村腰庄安置点,一排排枣红色的安置房披上了金黄的外衣。村民们正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健身。

迎着小区广场上的欢声笑语,84岁的安置户孙多俊拄着拐杖蹒跚而来,不一会儿,他手里写满文字的纸张,已张贴在广场的凉亭柱上。“老孙,今天又写了啥?”未等纸张贴好,几名村民已经围了过来,异口同声地念起孙多俊的“新作”:“为人要知恩——家过小康莫忘党,米饭白馍扑鼻香,一瓶好酒桌上放,又炒四菜一个汤,要想想过去,吃菜又咽糠,饿的讨饭去逃荒……”

不大的凉亭周围,有序地贴着孙多俊的一篇篇感悟。村民卞介彪每次都会在第一时间念上一番。在他看来,这一行行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文字,既是对大伙生活变化的描述,也道出了搬迁困难群众的共同心声。

今年以前,孙多俊老两口一直居住在半岗镇孔台村,村子位于邱家湖行蓄洪区的一个庄台上,基础条件差,甚至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孙多俊两口生活更是困难——老两口都是上岸渔民,又都患有残疾,不能种地,生活缺乏经济来源。

2015年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启动后,半岗镇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定215户、390人作为搬迁对象,孙多俊一家名列其中。今年初,孙多俊老两口搬进了腰庄安置点的新房。新居在一楼,5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坐北向南、光线充足,水电一应俱全。

居住条件大幅提升,孙多俊老两口的经济状况也有了显著改善:健康脱贫“351”“180”政策和低保、养老保险、高龄补贴等惠民政策全部落实,家里的3亩多地也由镇里统一流转,每亩年固定收益700元。

“过了几十年紧紧巴巴的日子,现在终于脱了贫,好日子以后长着呢。”“搬”进了幸福生活,孙多俊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小区的公益事业,从制作小桌凳送邻里,到义务打扫小区卫生……这段时间,他又迷上了“文学创作”。尽管他也知道自己只读了四年书,写出的文章“水平不高”,可他还是坚持写。在他眼里,一篇篇倡导文明新风、尊老爱幼、歌颂党恩的文章,都是眼下好日子的见证。

新闻推荐

小复式倍投喜中任九2万9

8月30日上午,来自颍上县的罗先生出现在了体彩中心的兑奖室。据这位80后的帅哥介绍说,他玩任选九场已经有几年了,对足彩颇有研究。以前也中过几次但都奖金不高。这次中了2万9千多元终于有了种“中奖...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