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只图欢乐不为钱

阜阳日报 2017-08-21 09:09 大字

[摘要]寻访颍上县江口镇花鼓灯民间艺人

江口镇花鼓灯艺人在镇文化站排练节目。

本报记者 朱艳明 通讯员 潘浩/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在颍上县江口镇,有十多位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因为有喜欢花鼓灯艺术的共同爱好而聚在一起,自发组成一支民间花鼓灯艺术团。他们不图名不图利,却对花鼓灯有着执着的坚守与热爱;他们传承着花鼓灯艺术,渴望其创新发展,代代相传。8月中旬的一天,记者来到江口镇,在街巷村落间寻访这些不怎么出名的民间艺人,体会他们对花鼓灯艺术的执着追求和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感。

忆当年繁华 惜今日落寞

今年60岁的王长春个头不高,人很精神,一身干净利落的打扮,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这些年,他一直在家做点小生意。因为接触花鼓灯的时间最长、熟悉花鼓灯的多种表演形式,王长春在当地花鼓灯艺人中算是一个头儿,是艺术团的组织者和指导员。聊起花灯表演队的挑车子灯、划旱船、拉花、打蛤蜊仁子等表演,王长春如数家珍,每介绍一种表演形式,便忍不住跳起来,咚锵咚锵地数着鼓点,现场给记者表演了几个节拍。利索到位的动作、丰富有趣的表情,透露着王长春对花鼓灯艺术的那份热爱,这也正是他坚持表演近40年的原因。

“印象中,江口镇花鼓灯表演最繁盛时期是在上世纪70年代。当时,最受欢迎的是每年春节期间上演的‘拜门灯\’,意思就是以花灯表演的形式,上门给乡里乡亲拜大年。”王长春说,每年春节正月初一到初三,是江口镇上最热闹的日子,江口人从四面八方赶过来,集镇上人头攒动,被围得水泄不通。“并不是每户人家都去,谁家门前放鞭炮,就说明这家人想邀请我们去跳一场,常常是这家没跳完,下一家的鞭炮就响起来了。”

“今年是1973年,俺给贫下中农来拜年,拜年没带啥礼物,玩个花灯来看看……”说话间,王长春一边吟唱着当年“拜年灯”的民间小调,一边回忆起花鼓灯那段盛世岁月,脸上流露着幸福的表情。

一天辛苦的报酬是讨赏到的果子、点心和香烟。“登门拜年的人家,会给两包烟或一包果子当‘回礼\’。在当时,一包果子很值钱,表演结束后,大家把这些果子和烟平分,就当劳务费了。”王长春说,到了90年代,“拜门灯”等形式的花鼓灯表演开始走向衰落,但艺术团时常会接到新房上梁、门店开业、红白喜事主人的邀请,因为不想把它当作生计,只作为一种爱好,艺术团的表演常常是免费的,甚至还会拒绝对方盛情招待的一顿晚饭;演出不轻松,又没什么报酬,不少成员慢慢退出;进入新世纪初,因为没几个人愿意参与,人召集不起来,春节期间的表演也就逐渐取消了。

如今,王长春的技艺好,在周边村镇是叫得响的。时不时,会有远亲近邻请他在红白喜事上张罗一场花鼓灯助兴。出于回报,对方会给他一些烟酒,作为礼物。可是,这些并不贵重的礼物却成了他的痛点。“收礼不帮忙,啥也不给就帮忙。”因为不想拿别人家的东西,王长春回绝了不少人的邀请,一来因为自己的年纪越来越大,二来实在不想接受这份人情礼物。“咱有自己的生意,也不靠这个挣钱,去表演只是图个开心。”

执着坚守为乐趣

2012年,江口镇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把和王长春一样喜爱花鼓灯表演的民间艺人重新召集起来,组建了一支民间花鼓灯艺术团,平时不演出,表演集中在春节期间的正月初一、十五和二月二。就这样,2013年春节,江口镇的花鼓灯艺人又重新走上街头,进入了群众视野,活跃在舞台上,成为当地群众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

今年56岁的高继文和妻子冯兆群爱唱爱跳,上世纪80年代,是当地艺术团的成员,听说要把艺术团重新搞起来,两口子二话没说就答应了。1983年,高继文接触到花鼓灯,最擅长打杆鞭。这既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皮夹子重,得使大力气才能甩得动,表演的时候要踩上鼓点,换着花样做动作。因为鞭子长,掌握不好容易打在自己的脸上和身上。后来,大拉花的老艺人年龄大了,找年轻人接手这门手艺。于是,高继文又学了大拉花。

“在江口镇,没有第二个人比高继文大拉花表演得更好的了。”这是王长春对他的评价。大拉花,必须男扮女装,扮成妇女或老干娘的模样,而且扮相越丑越招喜,有点类似于舞台上常见的媒婆形象。几句话的工夫,高继文翻箱倒柜找出一套表演服,迅即穿在了身上。只见他身着大红上衣,大绿肥裤,红色绣花鞋,黑色头套后面坠着长长的两股假花辫子,即使没有化妆,看起来也十分讨喜,扭起舞步来,动作更是滑稽可爱。

这几年春节期间,高继文夫妇每年都参加镇里组织的表演,并没有任何报酬。“纯粹是因为喜欢跳。”表演常常在下午5点后开始,因为天色晚了,小车上、旱船上的灯亮起来才好看,从镇上的街道走上一趟是几里路,一个来回就是十几里路,多数时候,还要停在某个位置,热热闹闹地表演一场。

这十几里路来回走下来并不轻松,往往要到夜里11点左右才能散场回家。冯兆群表演的角色是蛤蜊仁子,一路背着大大的“蛤蜊壳”来回煽动。“表演完后,两个胳膊都酸疼地抬不起来,得歇上两三天才能缓过劲儿。”擅长划旱船的龙振玲更是不好过:“旱船都是木头做的,船头得加个电瓶灯,一个船至少有30多斤重,虽说是扮成贵妇的模样坐船,说白了,就是俺自个儿提着整条船,跟着鼓点儿不停地扭动。”

“赶上好天气,虽然累,但还好过一些;要是碰上大雪天去表演,那可真是受罪呀。”龙振玲介绍说,为了保证表演效果,大家穿的都是单鞋,衣服也单薄,一旦下雪,鞋子和裤腿全湿透。“累得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就看看两旁黑压压的群众,有的甚至是从陈桥镇特意赶过来的,看着大家这么喜欢,我们的表演不能怠慢,冷啊、累啊的,自己想办法克服一下。”

渴望传承有发展

平日里,55岁的贾付玲是艺术团的话匣子,走到哪儿哪儿就热闹起来。从镇工商所退休后,跳花鼓灯成了平日最多的消遣方式,是花鼓灯的忠实粉丝。“俺就是爱跳,花鼓灯跳起来可比广场舞好看多了。”

镇上老艺人传下来的动作有些老套,没有啥新花样,群众也有些看腻了。贾付玲爱琢(,就想学些新招式。她跑到镇文化站咨询,看能不能请来老师,给大家传授一些新知识。可是,对于非遗,政府大力提倡传承发展,但在培训资金方面没有具体的政策支持。贾付玲不甘心,便和几名“志同道合”的妇女一起兑钱,从县里请来花鼓灯专业老师,给大家上了一天的课。

“江口是文化古镇,花鼓灯也是俺们这儿的一门传统艺术,现在大家一直坚持跳,更多的是因为一份责任。现在,会这门艺术的都是我们这些50岁朝上的中老年人了。俺们想着能跳多久跳多久,能跳几年跳几年,只要还跳得动,总不能让这门传统技艺在我们这一代失传了。”贾付玲道出一些无奈,年轻人都喜欢去城里挣钱,不愿意学这老传统,即使有人想学,不下真功夫,短时间里也学不会,学不到传统技艺的精华。“如果哪一天,我们这些人跳不动了,艺术团维持不下去了,那就真的失传喽。”

新闻推荐

开斗气车互砸玻璃

两司机被拘留天气炎热,“路怒族”也多了起来。这不,两辆货车驾驶员上演了一段“全武行”。日前,颍上县公安局红星派出所接到报警称,在105国道与颍红路交叉囗,两辆货车驾驶员在路中间打起来了,...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