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用在刀刃上 助企发展惠三农
[摘要]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李晶晶
盛夏,正是葡萄上市时节。看着一箱箱葡萄经过一天一夜的冷藏,运往上海、北京等地,颍上县刘集乡尚品园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庄春雷为当初投资建造冷库而庆幸。
据了解,2012年,庄春雷返乡发展现代农业,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流转土地、购买苗木,建设避雨大棚、滴管设施等。去年,合作社种植的葡萄进入旺果期,每天8吨的采摘量,中间因遇上阴雨天,没有客商前来收购,一些不耐储存的软肉质葡萄很快出现了大量坏果。短短几天,庄春雷亏损了好几万。
“前期资金投入较大,实在没有资金建设冷库。”庄春雷告诉记者,幸运的是,颍上县农发局工作人员到基地走访时了解到合作社的经营状况和面临困难,当即建议庄春雷以合作社的名义,向农发部门申请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财政补贴,加快推进冷库项目建设。“经市财政局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评审,并报省农发局,最终投资113万元、容量达100多吨的冷库顺利开建,并于今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前段时间,我也收到了财政补贴的56万元。”
围绕涉农产业化企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需求,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实地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这在市农发局已经成为常态化工作。“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助力夯实农业基础设施,对种植经营能力强、市场开拓能力强、产品竞争能力强、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一定的资金扶持,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市农发局副局长孙建夫告诉记者,涉农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大多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如何将农发部门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帮助更多企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增收,是他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经过多方走访,深入调研,市农发局结合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把又好又快落实奖补资金,帮助企业顺利推进项目建设摆上重中之重位置。在企业申请项目管理方面,该局对工程建设实行质量合格证制度,对项目评审实行专家评审制度,项目申报和资金实行公示制度,工程建设实行招标制、合同制;在群众监督方面,实行“农民业主负责制”和“农民质量监督员制度”,部门项目实行联合审查制。其中,“农民业主负责制”和“农民质量监督员制度”为阜阳市首创,得到财政部和国家农发办的肯定。
2016年,全市共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72个,总投资6480多万元,其中财政投入489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5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家庭农场4家。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已完成投资5470多万元,其中财政资金投入4445万元。预计全部项目建成后可带动新增就业859人,年直接受益农户可达4041户,受益农民年增收648万余元。
除了及时对涉农企业进行资金奖补,市农发局还不遗余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2016年,全市共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14个,治理面积16.11万亩,投入资金2.36亿元,其中财政资金2.09亿元。涉及贫困村22个,投入资金1.16亿元。
“9月初,省里将对阜阳市2016年农发工作进行验收。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我们已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具有专业资质的第三方于近日对2016年市级项目进行验收。”孙建夫表示,下一步,农发部门还将结合阜阳市实际,继续争取项目资金,为农业发展做好基础建设工作,积极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方面的作用。
新闻推荐
人民网记者 常国水 姚庆林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