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创办“小工厂” 乡村振兴大作为 村里玩具厂 接到国外大订单

亳州晚报 2021-09-08 08:51 大字

[摘要]村里玩具厂 接到国外大订单

村民正在制作宠物玩具工人正在灯饰车间工作农户正在采摘黄瓜孙志刚在采摘火龙果

本报讯走进谯城区古城镇田杰玩具厂,一派繁忙景象,绣花、剪裁、缝纫、填充、检验、装箱、装运……近百名工人忙个不停。

“我家离厂只有8里地,早晨骑电瓶车不到20分钟就能赶到,厂里提供免费午餐,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这份工作非常适合我。”正在赶制玩具的王秀英说道。

该玩具厂厂长李田杰是古城镇人,今年37岁,曾在上海一家玩具厂打工13年。2020年春节过后,他回到家乡,注册公司,投资数百万元,租用厂房,购置设备,在古城镇东关村开办玩具厂,自己当上了老板。目前,由于国外疫情严重,在美国、欧洲等地,人们减少外出,在家里和宠物逗乐。而李田杰玩具厂生产的就是供玩耍的宠物玩具,因此,产品在海外很畅销。

通过开办玩具厂,李田杰不但让自己率先致了富,也带动了乡亲在家门口就业,挣钱、照顾家庭两不误。在玩具厂里,年轻人可以做缝纫工,年老者也有用武之地,干些诸如填充、玩具整形、装箱等相对轻松的工作,为附近留守妇女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该镇铁佛村36岁的村民柴影离厂4公里,刚建厂就进来上班了,在自动绣花车间工作,每月能挣到4000-5000元;后杨村的朱俊霞是一名检验工,月收入达到3000多元;东关村66岁的李素萍家住玩具厂附近,她的工作是为玩具填充棉花,每天也能挣到60-70元。

李田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今年春天又建了一个分厂,还在亳州市谯城区淝河镇、阜阳市太和县坟台镇设有生产车间,方便了附近群众就业。行动不便的村民也可以把原料带回家加工,再送到厂里交货,解决了300多名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今年以来,李田杰的玩具厂已接收订单5000多万元,产品出口到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在古城镇,小玩具已经做成了大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步伐。

(王立杰记者李鹏文/图)

灯饰小车间撑起致富大梦想

本报讯打线、剪线头、把灯线弄直、再打成一捆……一套工序走完,一个长近10米的彩色编灯就制作完成了。近日,在涡阳县店集镇程小集村的鸿运灯饰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着制作彩灯。

“这里原本是扶贫驿站,现在租给了涡阳县鸿运灯饰,主要加工彩灯和铜线灯,附近赋闲在家的村民,刚好可以到这里工作。”该村党总支书记王少卿说,脱贫摘帽后,村里将扶贫工作队过去开办的扶贫驿站出租做了手工灯饰厂,这里又忙了起来。

“我是隔壁村的,这边灯饰厂刚开业,我就来了。工作很轻松,就是把这些灯编到一条灯线上,制成一条彩灯,收入还不错,手快的话一天能挣一百块钱。”工人王海玲说。

“孙子都大了,在家也没事,这里离家近,也没有严格的上下班时间,没事就来编灯。”76岁的脱贫户王兰英说。

该灯饰厂负责人赵梦林是一个24岁的小伙子,虽然年轻,却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创业者。他原本在浙江做装修,两年前,他的一个朋友建议其做灯饰,他便回到家乡建了一个灯饰厂,主要是来料加工,从浙江台州大厂里进原料,在厂里加工好再送过去,经过检验,产品合格,就可以出口到国外。两年时间,他就挣了30多万元。

“在家门口创业成本小,只要有场地、有原料、有工人就行,基本不需要机械设备,不需要投入太多资金,但收益却很快。”赵梦林说。

今年,赵梦林又新建一个工厂,扩大了生产。现在,两个灯饰厂加在一起有四五十名工人,每个人每月工资两三千块钱,多劳多得,上下班时间也很自由。“外面再好,还是不如回乡创业,既能发展自己的事业,又能给家里的老乡们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赵梦林说,他会继续努力,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茹金水记者曾莹莹文/图)

黄瓜喜丰收农户笑开颜

本报讯“我这是在掐去多余的叶片,这样有利于黄瓜通风、见光,吸收所需的养分。”走进谯城区古井镇三台楼村孙邦伟的黄瓜种植园里,大大小小的黄瓜挂满枝头,绿果黄花煞是好看,农户和工人们正在有序的系茎、掐叶、采摘,丰收的笑容印在脸庞。

2013年,孙邦伟先是利用家里的4亩地种植甘蔗,由于当时管理不当又加上行情不好,没有挣到钱反而还赔上了2万块钱,这让他很是失望。看到妻子在自家院里种的几棵黄瓜长势非常旺盛,于是他萌发了种黄瓜的念头。

2014年,他重新翻地、栽苗、搭架,将甘蔗种植转变为了黄瓜种植。除每天精心管理之外,闲暇之余,他利用手机积极学习管理技术,并向有经验的人交流学习。在他的精心种植下,当年的黄瓜长势旺盛,亩产量达到了1万多斤,净利润达到5万元。

尝到甜头的他,又将邻居家的2亩地承包了过来,全部用于栽种黄瓜。

“我现在共种了6亩麦茬黄瓜,长势喜人,亩产量可以达到2万斤,从农历六月中旬开始采收,现在每天可以采摘1000多斤,按照现在的行情,预计可以增收10万余元。”孙邦伟一边将黄瓜装箱,一边开心地说。

在孙邦伟的黄瓜种植园里,夫妻两人精心管理,整天忙碌在园里,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同时园里也吸引了许多村民一边干活一边学习经验,通过“一人带动一片”的方式,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家致富奔小康。

(朱潇潇记者李锦文文/图)

小小火龙果托起致富梦

本报讯眼下正是火龙果销售旺季,在涡阳县花沟镇杨园村大自然火龙果草莓采摘园里,不少游客正在游玩采摘,走进火龙果大棚里,一棵棵火龙果树上挂满了火红的果实,一股清新的果香扑鼻而来。

“我这个采摘园一共种了4亩火龙果,一亩地可种植1000-1200棵果树,可产5000斤果实,售价10-15元一斤,果子多的时候价格便宜点,冬天果子少价格就贵点,正常情况一亩火龙果能卖到六七万块钱。”采摘园的负责人孙志刚说。

孙志刚今年42岁,早年在浙江温州打工,恰好住在一个火龙果种植基地附近,经常跟基地的人聊天学习种植经验,时间久了他就学会了火龙果栽培技术。2018年,孙志刚回到涡阳老家,在距离县城附近建了一个水果采摘园,夫妻两人管理着十多亩采摘园,除去成本一年能收入30多万元。

采摘园主要种植火龙果、草莓和西瓜。通过套种,做到物尽其用,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除了采摘,孙志刚也出售果苗。“上个月,阜阳太和县的一个种植户刚从我这里买了5000棵火龙果苗,最小的果苗10块钱一棵,大点的能卖一两百,仅此一项就卖了五万多块。”孙志刚说。

据了解,近年来,涡阳县花沟镇结合自身实际,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家庭农场成为许多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在孙志刚的水果采摘园附近,沿着县道,还有很多草莓、葡萄、秋梨采摘园,因距离县城近,交通便利,村里很多人都走上了水果种植这条致富路。

(茹金水记者曾莹莹文/图)

新闻推荐

以案示警提站位 以案为戒深检视 以案促改强整治 凌云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专题学习会

本报讯3月23日,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专题学习会。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凌云...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