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经开区聚力打造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太和经济开发区是在2006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开区,2017年7月经商务部批准进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期。2017年,太和经开区在全省17家培育期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综合考核中排名第4、皖北第1;2018年,太和经开区在全省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位列第10。
近年来,太和经开区先后荣获了“国家火炬安徽太和医药高端制剂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安徽阜阳(太和)现代医药集聚发展基地”“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安徽太和生物医药和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荣誉称号。目前,太和经开区拥有亚洲最大的现代医药物流平台,被称为全国医药行业的“晴雨表”,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大集散格局。
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定位全国高端“医药原料+制剂”产业基地
现代医药产业是太和县支柱产业、阜阳市首位产业,也是安徽省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5年9月,“阜阳(太和)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之一。
近4年来,太和经济开发区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为突破口,积极聚集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加快推进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2016年、2017年,阜阳(太和)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在全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年度评估中分别位列第8位、第7位和第5位,2017年基地考核结果进入第一档,2018年位列医药类A类。
据了解,阜阳(太和)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太和经济开发区为主体,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6平方公里,基地现拥有医药企业446家,其中规上企业110家。形成了以化学原料药和现代中药为主体,以制剂、药用辅料包材、医药物流为配套的产业体系,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基地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7家,拥有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企业技术中心7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2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医药研发平台已发展到32家。高新技术产品54个,省名牌8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著名商标7个。
截至目前,基地新三板、四板累计挂牌企业31家,其中包含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四板挂牌企业30家,安徽贝克联合制药主板上市培育已进入第2年。基地与华大基因、四川中科院、中科大、复旦大学等一批知名院校合作共建,为基地发展提供研发创新支撑。基地通过多次召开专家把脉会,深度剖析基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专家的建议和指导确定了“打造全国高端‘医药原料+制剂’产业基地”这一发展精准定位,为基地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
探索产业集聚发展新模式 两年内力争规模破千亿
2017年,在全省25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年度综合评估中,阜阳(太和)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排名第5位,产值增速排名全省第1。同年,太和经济开发区在安徽省商务厅组织的进入国家级培育期的省级经开区考核评价取得全省第4,位居皖北首位。
数据显示,2018年,阜阳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7.0%,高于全省13.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1.2%,高于全省6.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其中,安徽阜阳(太和)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工业总产值增长达到了23.1%。
据了解,通过重点项目引进、国际合作、产业并购,阜阳(太和)现代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将吸引国内外优质仿制药企业在集群内投资设厂,打造集医药制造、电子交易、医药物流、金融服务于一体,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仿制药产业集群,并建立“中印医药产业合作基地”及“一带一路出口示范基地”;依托合肥大科学中心、中科大、中科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复旦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大装置、国家实验室,参与共建创新药物研发平台,提升集群持续创新能力。
预计在三年内,基地主营业务收入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年均增速高于20%,占工业的比重持续提高。到2021年,阜阳(太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将突破1000亿元规模,其中医药制造产值600亿元,医药物流销售收入400亿元。
为了解决产业规划前瞻性不足、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基地依托国内外知名科研、产业、金融领域专家,组建阜阳生物医药专业团队,制定阜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顶层规划;着眼构建“全链条的产业体系”,提高招商的竞争力,建立“技术+渠道+资本”和“委托生产+委托销售”的全新医药产业发展模式,加速布局高端生物医药产业板块;采用“产业引导基金+优质种子项目”的模式,为政府引导基金解决优质项目源和评估机制的问题,促进投融资支撑产业良性发展;按照“体制优化、精简高效”的发展方针,积极探索创新管理体制,激发活力,集中精力抓好经济管理和产业服务。
依托现代医药龙头产业 打造多功能发艺文化产业园
通过创新发展理念、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太和经济开发区已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医药产业为龙头,发艺文化、集群筛网等竞相发展的产业体系。目前,太和开发区以富泰、金瑞祥发制品等企业为龙头,打造了全国较大的商品研发原料集散地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按国家级孵化器标准,建设了集研发、生产、商检、报关、仓储、办税、培训、会展、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发艺文化产业园综合体。
依托省级产业集群筛网专业基地、省级产业集群绳网专业基地平台,太和经济开发区通过产业集聚、扶持龙头、扩张总量、提升质量、创建名品名牌、挂牌上市融资、国际化扩张等方式,做强太平洋网业、恒宇环保等重点企业,加快20余家企业转型升级,推动特色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
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 优化园区产业布局
结合升级国家经开区的紧迫需要,太和经开区按照产城一体、全域统筹、融合发展的思路,紧紧围绕规划编制、规划管理、组团优化、城市更新四个方面,加快实施开发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必要的专项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
据了解,太和经开区编制了4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总体规划,并完善了12平方公里的现代医药产业基地、8平方公里的发艺文化产业园、4.14平方公里的化工集中区、4平方公里的卫星城以及纺织服装产业园、筛网滤布产业园等专项规划。委托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院、德勤摩力特、易城国际等知名机构编制了现代医药、先进制造等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发艺文化小镇、基因健康小镇规划。委托赛迪智库等单位编制了现代医药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医药基地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等。
聚力招商引资 推进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2018年5月,太和经开区引进了总投资45亿元的保兴产业园项目,主要建设共享制造平台、营销网络平台、科研孵化平台。该项目建成后5年内,将引入医药销售服务型及合作药企超过3000家,预计可实现产值150亿元,税收不低于10亿元。
在提升项目质量上取得了新突破。太和化工集中区是全省首个以医药化工为主题的专业性园区,制定了化工集中区管理办法,提高了项目入区门槛,引进了的凯悦制药、欣奕华制药等优质项目。
在推进项目建设上取得了新突破。强化项目库动态管理、加强项目督查力度,2018年,太和经开区新增开工项目16个,投产项目14个。在利用外资方面,太和经开区注重已有外资企业的再投资,关注研发团队的技术投资,并引进了硒瑞恩大核酸项目、设立了印度办事处。
新闻推荐
本报讯(徐风光蔡晓艳)9月20日,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在肥开幕。此次大会,阜阳市共组织42家制造业企业参加。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