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声声传非遗

安徽日报 2019-03-27 10:59 大字

阜阳市太和县有个说法:太和唢呐数坟台,坟台唢呐看王大。坟台镇是太和县一个拥有10万余人口的农业大镇,王大庄是该镇远近闻名的唢呐专业村。村里几十户人家,大多数从事唢呐演艺,其中民间艺人骨干就有400余人。

日前,记者在村里遇到整装待发、准备外出表演的王飞龙。王飞龙出身于艺术世家,祖上先辈王金玉是当地有名的唢呐演奏家,后来祖父和父辈们也接棒成为唢呐行业的领军人物。在家庭教育的熏陶和影响下,王飞龙自幼酷爱吹唢呐并刻苦练习。从十几岁开始,他掌握了唢呐演奏的基本技法,跟随父亲到处演出,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技艺。“我最拿手的演奏曲目是《黄土情》《扬鞭催马运粮忙》《正月十五闹雪灯》等,走到哪里都有人追着听,我也算是个‘草根明星’了。”王飞龙笑着说。

2000年,王飞龙到艺术学校进行深造,2003年毕业后回乡创办演艺公司,积极参加市、县举办的各类文艺汇演,并多次获奖。2010年,坟台唢呐被列入县级“非遗”,2016年7月,又入选阜阳市第四批“非遗”名录,王飞龙也成为市级非遗传承人。2017年,坟台唢呐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据相关资料记载,安徽唢呐有南派与北派之分,其中北派唢呐又有两个代表性流派,一支位于安徽省东北部的砀山、宿县一带,一支在阜阳、太和、亳州一带。太和坟台与河南、山东毗邻。坟台唢呐在流传过程中,吸收了流行的梆子戏、坠子、清音、曲剧、泗州戏等戏曲、曲艺、民歌小调的表现形式,逐步形成独有的艺术特色。

“坟台唢呐迄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其作为领奏乐器常与锣鼓结合演奏,演出场面热烈欢腾,气氛雄伟壮阔,尤其适于演奏豪放、泼辣的曲调,能深刻而细腻地抒发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该镇综合文化站站长闫健民介绍,坟台唢呐在演奏曲目时,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单吐、双吐、滑音等技巧,同时根据演奏戏曲的需要,民间艺人又创造出许多高难度复杂的技巧,如超高吐音、气拱音、三弦音、箫音、双簧管音等,还有模仿鸡啼鸟鸣、人声歌唱等特殊技巧,从而大大提高了唢呐的艺术表现力。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王飞龙不但继承和发扬唢呐演奏技艺,还建立传习所、培训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向学生普及唢呐等音乐常识,向唢呐爱好者传授演奏技能。近年来,坟台镇成立唢呐非遗传承和保护中心、唢呐艺术指导委员会以及唢呐协会,对传统的唢呐艺术进行搜集整理,形成系统化、完整的表演体系。太和县本土作曲家许朝阳、高虎等人融合豫剧、梆剧以及太和清音等戏曲元素,整理创作出《十九大精神进乡村》《春风吹得人心醉》《祥和之城》等一批讴歌新时代、新生活的唢呐演奏曲目,深受群众欢迎。

2015年,该镇还建成唢呐专业村演艺广场,经常举办多种形式的唢呐艺术交流活动。目前,全镇共涌现唢呐演艺团队30余支,形成以综合文化站为中心,以村级文体活动室为枢纽,以文化中心户为补充的网格化发展局面。“两年前,央视7套来到坟台,制作唢呐专题节目,让唢呐之乡的名声叫响全国。”王飞龙说,坟台唢呐已成为太和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甚至辐射到邻近省市,这不仅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被誉为“吹着唢呐奔小康”。

新闻推荐

全省首家 县级三甲医院花落太和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吴洋)近日,省卫生计生委对安徽省34所医院等级评审结果进行了公示。太和县人民医院成功跻身三甲综...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