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了贫困帽快乐过新年

阜阳日报 2019-02-11 09:24 大字

通讯员 薛建邦 今年是太和县双浮镇刘老桥村村民刘维启老人脱贫后过的第一个春节。春节期间,老人家一直乐滋滋的,像换了个人似的。除夕前,刘维启特意到集市上买了猪肉、蔬菜、瓜子、果子等年货,还为自己和老伴添置了新棉袄,并花了一个下午工夫把房间和院子仔细打扫了一遍。看着门上通红的春联,听着老伴在厨房剁着饺馅子,刘维启老人感慨万千。

刘维启今年80岁,多年来和老伴相依为命。老伴患有严重心脏病,成天抱着药罐子,儿子还身患残疾。20多年前,刘维启曾在自家两亩半责任田里栽种过猕猴桃,虽然每年能收入几千元,但还不够支付妻子的医药费,加上后来孩子结婚建房,欠下了几万元外债。

“过去,一到年关我就怕上门催债的,那几年我真的越过越没劲。”刘维启回忆道。

2015年,刘维启一家被村里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多项扶贫政策,生活渐渐有了起色。扶贫必先扶智,镇村干部了解到老人家有种植猕猴桃的经验,建议他重拾旧业,并帮他从西安购进了树苗。为了让老人家学到先进的种植技术,又聘请技术员对老人以及儿子进行专门培训。“培训后,我觉得以前自己摸索的‘土法子’太落后了,不科学,效益也不高。”在技术员的帮助下,刘维启和儿子掌握了浇水、施肥、剪枝、除虫等科学栽培技术,看着猕猴桃树苗儿一天天长大,刘维启心中充满了希望。“2015年,我家种了4亩多猕猴桃,经过科学管理,去年开始挂果,平均亩产2600斤,不用我吆喝,镇领导就帮我联系了销路,去年秋季我净赚了1万元,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腰包鼓了,刘维启脱贫致富的劲头更足了。年前他和儿子一连几天在为猕猴桃剪枝;年后这几天,刘维启有事无事总爱喝上两口,几杯酒下肚,还会到地里看一下,抚摸着开春后渐渐泛绿的枝条,老人心里像喝了蜜一样。“过去一到年关就发愁,现在天天都像在过年,真得劲!”刘维启自豪地说。

新闻推荐

一个农业休闲景观带 一个文旅公园 一个集镇商业综合体 记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太和县双浮镇

双浮镇占地面积约55平方公里,耕地4.9万亩,辖10个村(居),5.1万人。近年来,双浮镇党委政府在以镇党委书记董辉、党委副书记、镇长...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