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站里演艺人
本报记者 潘金铭 太和县桑营镇文化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不是专业戏曲演员出身,却经常聚在一起,时而切磋技艺,时而为观众表演,在娱乐百姓的同时,自己也逐渐成长,41岁的丰含英就是其中的一员。
文化站舞台展本领
说起丰含英的戏曲表演路,还要从少年时的耳濡目染讲起。从小时候起,丰含英就时常被家里的艺术氛围感染着,父母虽是农民,但父亲擅长拉弦,母亲爱唱戏,小小的丰含英总是搬着凳子静静坐在一旁听戏。
得空时,母亲还会教她唱一些戏曲片段,《穆桂英挂帅》《白娘子传奇》……渐渐地,丰含英自己就能跟弦哼唱出来。稍大些时,她会到街上买碟片听,跟着片中的人物一字一句、一招一式地学着。“那时的我可喜欢唱戏了,还想着去专业的戏曲院校学习,但因条件限制最后只能作罢。”
对农村文化工作者来说,2012年是值得高兴的一年。这一年,农村文化建设重新得到重视,各村的文化站又开始活跃起来。一批爱好文艺的人被集中到文化站,丰含英的父母就是在此时成为了文化站的常客。唱戏的,说书的,拉弦的,伴奏的……听的多了,丰含英的父亲就告诉站长高士彬:“这些人唱得还没有我女儿唱得好听呢。”很快,丰含英就被请到了文化站,现场一展歌喉,一开口就惊艳四座。“这孩子嗓子好,是块唱戏的料,声音动听且优美,节奏卡得也准,以后多来文化站表演吧,这里就缺你这样的人才。”高士彬说。
从那时起,丰含英也成为了文化站的一份子。每当镇里需要演出时,丰含英便跟着一起到处表演,从唱戏曲,到宣传扶贫政策、文明新风、尊老爱幼及身边的好人好事,既锻炼了自己,也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兴趣成就创业路
文化站里能人多,在这里,丰含英学会了更多的戏。“这里气氛好,乐器齐全,你只要想学唱戏,不仅有人教你怎么唱,还有这么多人伴奏。你唱得好,大家高兴;唱得不好,也不会有人笑话。”丰含英说。
会的多了,丰含英就想着自己搭一个舞台,成立一个演艺团。这个决定得到了父母的认可,也得到了高士彬的鼓励。“当时高站长跟我说,你唱戏唱得这么好,应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不然就屈才了。”
既能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还能挣钱养家,丰含英很快行动起来。2016年,带着会吹唢呐的儿子一起,丰含英唢呐演艺团成立了。除5个固定演员外,其他演员全是流动的,遇到规模大一点的演出,就请其他演员来帮忙,喜爱文艺的几个人凑在一起说说唱唱,给许多人带去了欢乐。
在跑业务、随团演出之余,丰含英还不时回到文化站里,跟老艺人一起切磋技艺,教邻居唱戏,到镇里各个地方进行宣传演出。
“唱戏是我的爱好,现在把它变成了事业,感觉特别有成就感。”丰含英说,没进文化站前,她一直在家带孩子,平时种种地,唱戏只是她一个简单的爱好而已。“我挺感谢文化站的,如果没有它,就没有我现在的成就。”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静文通讯员李敬)记者日前从市文明办获悉,经推荐、审核、投票、评议、公示等程序,李学亮等10人当选10月份“阜阳...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