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清音进校园

阜阳日报 2018-12-06 11:48 大字

本报记者 王雪洁 通讯员 刘铭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传承文化、涵养道德、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独具作用。但由于传播渠道有限,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与传统戏曲“无缘相会”,让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传承陷入困境。为了让太和清音更好地传承下去,太和县成立太和清音传承培训基地,以清音进校园、传承人进课堂等活动形式,让清音在学生心里扎下了根。

日前,记者来到太和县民族中学,正值上午最后一节课,七(4)班传来了悠扬的歌声。与流行音乐不同,该歌声唱腔优美,曲调清丽,听来婉转柔和,令人清心舒怀。“红岩石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走近仔细听才发现,这是太和清音《红梅赞》。

课堂上,音乐老师阮合军拿着曲谱演唱一遍后,开始一句一句地教学,每一句的唱腔韵味都有所不同,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太和清音是这学期刚加上的教学内容,以前我也没有学过,今年暑期特地去培训学习,发现清音真的很好听,只是我们听的少,不了解。”阮合军告诉记者,清音是太和的传统文化曲目,将其纳入音乐课程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太和清音的传播,让更多孩子了解家乡的传统戏曲文化。

阮合军原来只是音乐老师,为了更好地教学生,今年7至8月刚学习的清音。她学习的地方就是皖北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太和清音传承培训基地,这里每天都有清音的培训课程。

“大家跟着老师的手势和音乐一起唱,预备,唱!”在一楼的清音课堂里,记者看到太和清音传承人张洪奎正在给高二年级的学生上课,每一句都认真辅导,反复强调音准和咬字,学生学习的表情,显示出他们的浓厚兴趣。

“小时候只听过,没学过,听起来挺难的,没想到现在我也能唱好。”高二学生王宇燕带着自豪的语气告诉记者,每周的清音课是他们最期待的一节课,一曲唱罢,意犹未尽。

在皖北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太和清音传承培训基地的办公室里,记者注意到,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每天都有清音课。“我们有4名专业清音教师进驻学校,开展常态化教学,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正宗的太和清音。”张洪奎告诉记者,太和清音成为学校的专业课程,让学生在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逐步从“知清音”到“懂清音”“爱清音”。

太和清音走进校园,一方面在传承基地里配备专业教师,教学传播太和清音,另一方面在寒暑假培训各个学校的音乐老师,让太和清音成为学校音乐课程的一部分。

“从2013年开始,太和清音的传承工作逐步走进学校,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了解学习太和清音。”太和清音协会会长杨俊华告诉记者,增加传统戏曲音乐的教学,在传承的同时开阔学生视野。“下一步,协会将继续培训音乐教师,同时遴选一批太和清音精品,制作成视频放到网络上,扩大清音作品的传播影响力。”

新闻推荐

小婷找到了,却是最坏的消息

颍州晚报讯(记者汪乐意)昨日,本报刊登《说去上厕所,却一去不返》一文,讲述了临泉吕寨8岁小女孩小婷走失,家人紧急寻找的事。昨...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