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建议 督促行政机关为食品安全把关

颍州晚报 2018-11-15 10:36 大字

近日,太和县某保健茶厂足额缴纳了5万元罚款,企业负责人王某就公司生产的水果茶中二氧化硫超标一事公开道歉,并表示“要以此为鉴,紧绷食品安全这根弦,生产合格产品,不让百姓健康受损,更不能为政府扶贫工程抹黑。”这一幕发生在太和县人民检察院开展“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期间。

今年7月,该保健茶厂生产的某批号水果茶在合肥某超市销售时,因检测出二氧化硫被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二氧化硫是常见食品添加剂,过量食用有害身体健康,按照国家标准为不得检出。了解到上述情况后,太和县检察院果断依职权受理审查。

经查,该批号水果茶是保健茶厂受合肥市包河区某茶叶经营部委托,按订单生产,共160瓶,已销售70瓶。案发后,未销售产品已被全部下架处理,并启动召回程序。太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该企业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进行了调查,拟作出没收不合格产品90瓶、没收违法所得、罚款5万元等行政处罚决定。但检察机关审查后发现,食药监部门调查的事实不够清楚,相关证据未予调取,处罚措施未落实到位,社会公众利益受损害的状态依然持续,存在着未完全履职的情形。该院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向该县食药监部门发出督促行政履职的检察建议。

通过进一步调查走访,该院了解到,该厂属于扶贫车间项目。严格查办此案会不会影响当地干群开展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全额落实罚款处罚是否影响到工人的工资待遇,从而拖了扶贫工作的后腿?权衡利弊后,太和县检察院与该县食药监局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精准脱贫是攻坚战,但食品安全问题更是百姓的头等大事。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

该院寓监督于支持之中,与食药监部门共同查找该案的监管漏洞,最终了解到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不一致是发生二氧化硫超标的深层次原因。找到症结后,太和县检察院一方面建议食药监部门加大调查力度,对企业购进的生产原料进行追根溯源,确定添加剂超标的环节;对销售产品采取进一步跟踪、召回等措施,将对百姓身体健康的危害减少到最小程度。另一方面耐心释法说理,让涉案企业明白:检察监督和行政处罚是促进企业依法规范经营,不是跟企业过不去。扶贫车间是政府扶持项目,更应树立质量是生命、健康为第一的理念,提供在营养、卫生方面满足和保障人民健康需要的食品,这样才能真正把“扶贫车间”变成“脱贫车间”。

该案的办理,充分体现了检察机关围绕社会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食品安全重点和热点问题,坚持司法为民,守护食品安全底线,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的决心,取得了多赢的办案效果。

胡立柱 王飞

新闻推荐

提升职业技能让少先队事业焕发活力

本报记者潘金铭为不断提高阜阳市少先队辅导员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能力。11月5日至6日,由团...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