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产业链 桔梗深加工增效益

阜阳日报 2018-08-09 11:55 大字

通讯员 薛建邦

立秋刚过,太和县李兴镇鹏宇中药材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一派繁忙的景象,几十名工人正在加工桔梗丝,一袋袋桔梗经过封口装箱后进入冷库,很快就要漂洋过海,销往海内外。“产品除多半出口韩国外,还出口到美国以及东南亚其它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公司董事长屈建华介绍道。

李兴镇是全国著名的“桔梗之乡”,桔梗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万亩左右。桔梗既可入药,又可食用,李兴桔梗更以其根肥、色白、脆嫩、质优的特点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2012年被农业部授予“第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2014年“李兴桔梗”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尽管李兴桔梗质量好,但由于刚开始不了解市场行情,技术落后,在加工方面只局限于简单粗糙的初加工,因而产品附加值较低。”屈建华说,在上世纪90年代,产品就开始销往东北三省以及韩国,其实这些所谓的产品也就是去去皮而已,再后来就发展成晒干或切片,运到韩国后由他们再加工。“这样一来,利润大都被韩国客商赚去了。”

要想获得更大的效益,必须在产品深加工、精加工上做文章。近年来,李兴镇党委政府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上马先进的加工设备,成立中药材协会形成合力,加强质量监管力度,并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几年间全镇就涌现出了鹏宇、利民、三得利等近10家企业,它们纷纷与外企以及高校合作,研发生产出桔梗饮片、桔梗冲剂、桔梗饮料和桔梗菜等多种品种,效益翻了几番。

“通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让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在这个链条上有了更多选择点,开辟了更广阔的脱贫致富空间。”镇长李振说,目前李兴镇已经形成了“龙头企业+专业市场+生产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围绕桔梗种植、收购、加工、运输的从业人员达万余人,其中贫困群众就有千余人。“每到生产旺季,会有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

在鹏宇公司院内,笔者见到正在切丝的马庄村贫困户范四妮。掰着指头,范四妮给笔者算了一笔细账: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前年她家和鹏宇公司签订了3亩桔梗种植合同,去年每亩纯收入3000多元,桔梗种子卖了近7000元,平时在公司干些零活赚2000元,再加上每亩补贴1000元以及贫困户小额贷款5万块钱的入股分红4000元,去年总收入达到2万多块钱。“有这2万多块钱,俺就不像以前那么愁了。”

新闻推荐

太和多举措发展村集体经济

本报讯今年以来,太和县整合资源,多措并举,集中开展攻坚行动,确保年底前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根据全县集体经济“空壳...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