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脚下的道路,他心里的牵挂 太和七旬老党员夏金敬,多年来捡砖块四处修路, 成了村民们点赞的“补路人”

颍州晚报 2018-08-06 11:19 大字

孩子们的上学路积水,他捡来碎砖块铺好;桥头边的泥路被轧得坑坑洼洼,他用捡来的碎砖把坑洼处填平……

提起这位七旬“补路人”,太和阮桥镇洪港村的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可他却说,自己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四处捡砖块,到处“修修补补”

七旬老党员夏金敬,曾在1990年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现在阮桥中学保安室工作,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村老党员。

可在村民们眼里,他却是有些“傻”的“补路人”。前几年,洪港村到阮桥集马庄一段路没有修,一遇到阴雨天,道路积水,来往上学的学生都要趟着水走路,腿脚上沾满泥……

夏金敬看到这一幕,心里很不好受。于是,他在角落找了一些碎砖块,决定一点点铺路方便行人。说干就干,从那以后他每天三次往返家中和学校,用三轮车把在路边捡的砖块拉来铺路。

一天又一天,夏金敬一点一点把路修平。而且,只要发现路上有毁坏或者坑洼不平的地方,他都会快速地修补平整,直到这条路修成了水泥路,他“终于可以歇歇了”。

事实上,他并没有停歇。多年来,他总是铁锨、锄头等带在身边,常常骑着三轮车四处溜达,看到路上有坑洼、车辙,都会一点点补好。“平时就是四处捡砖块,留着备用,修路也不用花大力气,但是能让大家更方便。”

自己年纪大了,却还操心着其他人

说起夏金敬的善举,村里人如数家珍:不仅爱修路,心还特别善。

老人所在的村里,有个单身汉,名叫夏哑巴。去年,看到大家都在帮扶困难户,夏金敬以党员的身份,主动结对帮扶夏哑巴,在日常生活上帮助他、鼓励他。

夏哑巴虽然不会说话,但是手脚灵活,夏金敬看到他的这一优势,将界洪河边生长的荆条等藤条割回去,教会他编筐、编篮子等,种植的高粱用来扎扫帚。然后,他就帮忙把夏哑巴编的筐、篮子、扫帚等拿到集上卖,以此来增加夏哑巴的收入,改善生活。

此外,过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夏金敬都会带着礼品,到敬老院看望老人。

谈及这点,夏金敬说:“我的孩子都成家工作了,他们平时给的零花钱够我用了,这又花不了我多少钱,也就出点力气,没啥可说的。只要身体允许,我今后还会帮助他人,能帮多少帮多少。”

颍州晚报记者 牛桂芹 通讯员 宋庆武

新闻推荐

太和多举措发展村集体经济

本报讯今年以来,太和县整合资源,多措并举,集中开展攻坚行动,确保年底前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根据全县集体经济“空壳...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