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佑古树名木传承生态文明

阜阳日报 2018-06-22 10:20 大字

通讯员 李援朝 文/摄 古树名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植物资源和优秀文化遗产。近年来,阜阳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正在研究出台《阜阳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全市林业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分布在各县市区的古树名木资源总量、种类、分布、生长状况等开展了3次普查,认真测量登记、精心拍照建档、广泛收集传说轶事,组织专家鉴定确认,以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向社会公布挂牌保护,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编纂出版了20多万字的《阜阳古树名木志》,收录古树名木252株(包括12个古树群)、古树名木等图片160余幅。荟萃了全市古树名木之精华、展现了古树名木之神韵,是一部集史料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等与一体的古树名木科普性知识读物。与此同时,广大城乡居民为保护古树积极献计出力,涌现了一批保护古树志愿者,他们不仅及时向林业主管部门提供古树线索,而且还出资认养古树,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呵护古树名木的良好社会氛围。

以古树名木为载体,见证阜阳悠久的历史文化。一株古树就是一本书、一段历史。没有古树的城市和地方,很难证明历史的悠久厚重。阜阳市城区青云街古清真寺500多年树龄的银杏树,见证了民族和睦团结的历史;太和孔庙中曾经的8株古树,见证了太和崇文重教的历史;皮条孙镇近600多年古桑,见证了太和古代曾是丝绸之乡,有着植桑养蚕的织绸文化;颍上县润河镇徐铺庄一株600余岁的古柿树,见证了明代以来官方组织移民工程,为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等。

以古树名木为先锋,为林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益借鉴。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和珍贵的自然遗产,传承了珍贵优良的物种基因。阜阳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古树和乡土树种,是千百年来优胜劣汰、并经实践证明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优良树种。对境内古银杏树、古桑树、古柘树、古枣树、古柏树等长寿树种加强研究,既可为城乡绿化造林在树种选择上提供参考依据,又能为调整农村林业树种结构相对单一、减少速生杨树飞絮污染环境上提供有益借鉴。

以古树名木为地标,为森林城镇建设再现独特风光。先民逐水而居,依树而存。沧桑的古树打下了厚重、生动的民居文化烙印,见证了一个地方生态文化的有序传承。近年来,阜阳市紧紧抓住造林绿化不放松,积极践行植树造林与保护古树“两手抓”策略,取得显著成效,森木覆盖面积大幅度增加,一批批古树名木陆续得到保护。近年来,阜阳市一职高院内一株明代古槐得到良好保护,成为见证该校悠久历史的一张名片。最近,临泉县正在打造占地面积约312公顷的古沈子国遗址公园,景区一个重要的景点,就是一株全市树龄最大、胸围最粗、有着近1400年树龄、受到国家一级保护古树的唐代古银杏树。太和县把一株500多年树龄的古皂荚树圈进了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增添了一处赏树怀古的新景点;阜南县城北工业区内在建的城市公园,一株600年树龄的银杏树成为公园的标志物。太和县坟台镇围绕一株百年古榆树、一座古庙宇开发建设村民休闲广场,平添了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构建历史与现实融合的森林城镇新格局,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新要求,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体现了对古树名木的敬畏和关怀。

新闻推荐

安徽好人郭岳 乡村育人20余载 别人备课他“背课”

都说后天失明的人最痛苦,可他不仅没有被黑暗吞没,反而用一颗热诚的心照亮了身边的农村孩子。他叫郭岳,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