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果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 史浩然 闫建民 5月12日,太和县坟台镇首届桑果暨农产品文化节盛大开幕,在特色农产品展览中,各项主题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特色农产品展让人目不暇接,吸引众多市民前往游玩观展。
“既能充分领略传统文化,又能享受休闲,很有乐趣。”5月12日,在太和县坟台镇首届桑果农产品文化节的现场,来自亳州龙德的村民张云峰对“摘桑果”、“品美食”等休闲娱乐活动赞叹不已。
沿着田间小路七弯八拐后,太和县文硕家庭农场桑葚采摘园映入眼帘,一串串或红或紫的桑葚已挂满枝头,果实的清香在一片浓荫中让人沉醉。“今年是盛果期,亩产可达3000斤以上,近日更是游人如织,多是周边市民带着一家老小,在这里赏芍花,摘桑果、垂钓、摄影、挥毫泼墨等。”望着眼前绿意盎然的果桑林,农场负责人王士亚喜上眉梢。
年愈五旬的王士亚是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近年来,先后流转土地1500多亩种植小麦、红薯、花生、葡萄等作物。2016年春,在镇里支持下,王士亚从流转的耕地中腾出500亩种植果桑。谈及种植果桑的初衷,王士亚告诉笔者,2015年,经省农科院专家的介绍,镇党委书记蒋琼带领他和另外一名种植大户到广东一果桑种植基地考察,并从种植以及加工、销售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考察回来后,我开始引种‘四季果桑\’品种,镇领导又到县林业局帮我们争取奖扶资金,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
“刚开始,我对果桑的栽培技术了解不多,后来省农科院的专家前来指导几次,加上自己从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现在已基本上掌握了一套科学的栽培技术。”王士亚指着一棵果桑树介绍说,栽植前先除去杂草,全面翻耕地块,挖好排水渠道。定植沟挖好后按一定比例施肥,然后栽植。定植时,把桑苗摆正,根部均匀向四方伸展,当土填到一半时将桑苗轻轻提起摇动,使根系舒展。定植后浇一次定根水,加速土壤与根系的粘合。发芽后,采用中杆养成法来修剪树型,每一个主杆上留2到3个健壮、位置均匀的新芽,使其生长,其余的疏去,以保证果桑丰产稳产。
“鲜果卖给广东一家酿酒企业制作桑果酒,烘干后的干果卖给亳州中药材市场,桑叶卖给赵庙镇的养蚕大户,桑枝粉碎后卖给当地的蘑菇种植大户,按目前市场价桑果每斤2.5元计算,今年每亩收入6000多元不成问题。”望着眼前丰收在望的果桑,基地负责人王士亚为笔者算了一笔账。“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休闲观光,融合发展果桑深加工,研发、生产桑果酒、桑叶面、桑枝片等。”
无独有偶,文硕家庭农场采摘园只是近年来坟台镇果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现在的坟台镇果桑种植已从“一花开放春伊始”转变为“百花齐放春满园”。据坟台镇党委书记蒋琼介绍,从2015年开始,坟台镇就引导群众发展果桑种植,经过多年的探索,目前,全镇已种植优质果桑4000亩,其中6个大户种植3200亩,并在该镇陶阁村胡寨西侧的太和县文硕家庭农场打造面积1500亩的休闲观光采摘园,其中果桑500亩。形成了集休闲采摘、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打造出了自己独有的农产品文化品牌。
新闻推荐
萧玉磊,1937年生,安徽太和县人。曾任阜阳地区美协主席、文联副主席、书画院院长。安徽省美协常务理事,省政协第六、七、八届...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