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陪留守儿童一起过

颍州晚报 2018-04-11 01:05 大字

核心提示

“我们代表的是阜阳义工的形象,马甲的拉锁要拉上。”3月31日,准备出发到太和前,王小林再次提醒。

王小林是一名老义工,也是此次“我当代理父母”活动的领队。当天,30多名义工来到太和县关集镇中心小学,认领40名孩子,带他们活动、交流,共进午餐。这些义工来自各行各业,以青年居多。周末放弃陪伴家人的时间,与留守儿童在一起,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代理父母”

带孩子度过开心的周末

关集镇中心小学位于太和县城东10公里处,两排教学楼内,容纳着近1300名学生,其中父母均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有242人。

阜阳义工的到来,让周末的校园欢快起来。40名留守儿童早早赶到校园,怀着激动的心情,翘首盼望着见到“临时爸爸”和“临时妈妈”。

“和学校对接之后,就进行了义工招募。一般是两到三名代理父母,认领四个孩子。”王小林介绍,代理父母要求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育儿经验,更要有爱心。因为年轻人参与热情很高,后来就安排他们和老义工一起“组建”家庭。

10个家庭“组建”完毕,开始互相认识、情感交流。这一环节,双方建立信任,代理父母陪孩子聊天,查看他们的作业、画作,给他们剪指甲、梳头、赠送小礼品等。之后,代理父母陪着孩子们来到教室,听“五防”讲座,即防性侵、防拐卖、防校园暴力、防灾害和防意外。“留守儿童大多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几乎没有人告诉他们防范知识。”来自阜阳幼儿师专的讲师谢丽磊说,由市妇联和阜阳义工联合开展的这种讲座,对孩子们很有意义。

亲子运动会环节,代理父母带着孩子参加趣味运动,并一起领奖。

进入现场后,义工组织的另一分支也在忙碌,卸下食材,支起灶具,切菜、洗菜、烹饪。中午时,家长和孩子共进午餐,对孩子来说,这顿难忘的团圆饭,能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缺憾。最后,理发师和代理父母会帮孩子们理发、洗头等。

周末活动结束后,代理父母会和孩子们继续保持联系,继续关注他们。以后每个周末,会尽量抽时间相聚。有条件的,逢年过节,代理父母还会给孩子们送去礼物等。

孩子们感受到疼爱

喊出“爸爸”、“妈妈”

阜阳义工现有会员2000多人,参与“代理父母”活动的有近一半。

“去年,我们一共开展了43期。”王小林说,如果不是遇上恶劣天气,基本上每周都会开展。从2012年正式推出,他参加了大部分活动。“不设年龄、职业的限制,只要有爱心都可参加。”

当然也有年龄更小的参与者,他们称之为“义工第二代”。比如路明,本身是一家企业负责人,2016年加入义工组织后,每场活动都带着儿子参加。王小林的女儿,也是一名小义工,“主要是让他们感受公益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第一次参加“代理父母”活动时,刘亭亭掉下了眼泪。今年24岁的她,是利辛县永兴镇一所学校的老师,家住阜阳。去年上半年,她和大家来到颍东一所乡村学校,担任“代理父母”。“和孩子们建立感情后,他们会喊我们‘爸爸\’、‘妈妈\’。当一个女生喊我‘刘妈妈\’时,我真的非常难为情,毕竟我还没有结婚。”

刘亭亭是独生女,被爸妈娇生惯养,从没给别人洗过头。当她给一名女生洗头时,眼泪终于掉下来了,“以前只听说过人的头发会有虱子,但从没见过。所以看到她头上的虱子,心里非常难受,一边洗一边哭。”

现在,刘亭亭已经能坦然面对这一切。参加过十几次“代理父母”活动,她觉得自己成长了很多。“他们喊你‘妈妈\’,是因为在你身上感受到了妈妈的爱,说明他们发自肺腑喜欢你、信任你。我听了会很高兴。”

19岁的陈梦杰,来自阜阳一职高,关集之行是他第二次担任“代理爸爸”。“我本身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和他们更容易交流,就像朋友一样。”

对自己的孩子怎么样

就对留守孩子怎么样

留守儿童需要什么?我们又能给他们带去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义工都考虑过。

“显然是爸爸妈妈的陪伴和疼爱。”王小林介绍,2016年11月份,他们来到颍泉区一所学校,一个叫俊豪的孩子拉着义工的衣角问:“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再来?”原来,他的爸妈离婚,爸爸长期在外打工,他从4岁起就再也没见过妈妈。

所以阜阳义工联合会有个规定:放下顾虑,做真正的爸爸妈妈,“一些留守儿童内心敏感,要注意自己的心情和表情,不能流露出不愉快和不耐烦,不要把关爱变成伤害。”

谢丽磊也曾被这个问题困扰:面对陌生的孩子,怎样表达关爱?“我也有孩子。后来我想,只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一切就自然而然了。”三年前,第一次参加活动时,她抽出两天时间,给留守儿童叠了40多只千纸鹤,并写下对他们的祝福:“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你是爸爸妈妈的希望”等。

谢丽磊说,叠纸鹤、写祝福的时候,儿子一直给他帮忙,“这些话,既是对留守孩子说的,也是对自己孩子说的。”

开展“五防”教育时,面对“儿童防性侵”话题,男义工不好意思、也不方便讲,谢丽磊把它接了下来,“我担心的是,孩子们缺乏防护知识,受到伤害后会隐藏在心里,成为过不去的坎。讲这个需要以妈妈或者阿姨的身份,认识到这一点,就没什么好顾虑的了。”

虽然有付出,但谢丽磊认为自己收获更多,“孩子们开心,自己也会快乐。遇到与同事、家人间不顺心的事,我会想:我作为一名义工,对陌生人都充满热情与关爱,对身边人要做得更好。这样一来,心情也会好了。”

“走出钢筋水泥包围的城市,参加公益活动,也是释放压力、舒缓心情的好方式。”王小林说。

颍州晚报记者 刘培军 文/摄

新闻推荐

太和坟台镇志愿者开展文明倡导系列活动

稿件来源:特约记者闫健民本报讯(特约记者闫健民)连日来,太和县坟台镇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开展一系列文明行为倡导、劝导活动,社会效果明显。一是倡导生态文明。正值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太和县坟台...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