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建筑是学校

阜阳日报 2018-03-29 08:54 大字

[摘要]太和县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任秉文/文 通讯员 代志红/摄

崭新的教学大楼、清新整洁的校园环境、标准化的运动操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是记者近日走进太和县民安路小学看到的情景。而在太和县城区,这样的校园比比皆是,可谓“最漂亮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丽的风景在校园。”

近年来,太和县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尤其是通过新建、扩建校舍,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让适龄儿童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舍得投入 让新学校建起来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太和县城区内的中小学校几乎就没有增加,而常住人口却从2万多人增加到30万人,这就导致了城区原有的教学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上学的需求。”太和县教育局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汪向东告诉记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太和县城区公共教育资源数量不足、质量不优、补充不快的矛盾日益凸显,“择校热”和“大班额”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也不断加剧。

为解决这一问题,2013年,太和县启动了城区教育均衡发展三年提升计划,从2014年至2016年,投入近10亿元,集中改善城区教育办学条件,同时,解决城区教育基础设施、师资、生源、教育质量等方面问题,推进城区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计划,2014年,太和县城区新建学校5所,投入资金8000万元,划拨土地119亩。2015年投入资金1.72亿元,划拨土地224亩,新建解放路、曙光路、建设路等4所小学、1所初中,扩建2所小学。2016年投入5.86亿元启动二期城区新建项目,选址新建如意路小学、沙河路小学、开发区实验学校等13所学校,新建校舍22万平方米。2017年,太和县又投入3.4亿元,新建及改扩建建设路小学、三中附小、开发区中心小学等8所学校,总建设规模12.6万平方米,全部投入使用后,预计可解决小学学位近1万名、初中学位3300余名。

“为建这些学校,除了国家、省下拨的专项资金外,其余的都是县政府直接从县财政中掏钱。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对于一个县来说,可谓是大投入、大手笔、大气派,足见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太和县教育局局长徐辉说。

多重保障 让学校建得好

“举全县之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类似的话多次出现在太和县委县政府召开的有关会议上。而对教育的重视,不仅体现在舍得投入资金,还体现在全县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全力保障教育项目的建设。对于这一点,徐辉深有体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感受到如今太和教育的发展,不再是教育部门一家唱‘独角戏\’,而是从上到下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齐心协力把教育给办好。”

太和县专门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实行项目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项目包保责任制,包保人对包保单位建设项目推进负有直接责任,包保人定期到包保单位督促指导,跟踪落实,形成推进合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积极履行主办责任,组建专门机构,落实专抓力量。县招投标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等部门为均衡发展工作,专门开设“绿色通道”,确保项目快速实施、教学设施设备及时装备到位。对于工程质量,除了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经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外,各项目学校还选派专人驻场监督,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

2014年3月,民安路小学正式开工建设,当年9月秋季开学便投入使用。短短六个月时间,一所新的学校便呈现在人们眼前,这让作为校长的崔征连连赞叹。在学校建设期间,除了县相关领导经常到现场调度外,他和其他教职员工也同样奋战在建设一线。

每天从早上8点就到工地上,一待就是一整天。“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哪怕再辛苦,也要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师生们的安全。”回忆那段在工地上做施工监理员的经历,民安路小学后勤主任李峰感慨万分。每天在工地上,他不仅要看工人是否有偷工减料、看监理单位是否在现场,并且还要与项目经理加强沟通,及时将学校的施工要求传达给施工方,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立即要求整改到位。

“这所学校就是我们给孩子们的一份礼物,要让他们从踏进民安路小学的第一天起,就感觉到这所学校和别的学校不一样,让他们打心眼里爱上这所学校。”崔征说。

均衡资源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新建的民安路小学占地面积达到33亩,有27个班,1600余名学生,并且学校还配置了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等多种活动场所,充分满足老师教学的需求,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

“县里新建这些学校,最大的一个意义便是解决了大班额问题。”原本是太和县第四小学校长的崔征告诉记者,之前他所在的学校有2000多学生,28个班,而学校占地面积仅仅3亩多地,几乎每个班都在100人以上,大班额现象十分突出,不利于教师教学,更不利于孩子成长。“而现在,学校不仅在硬件设施得到很大改善,而且大班额现象没有了,教师可以更好地对孩子们因材施教。”

太和县居民邵波便是其中的受益者。“女儿以前在太和县第五小学上学,班上学生有将近100人。上到二年级时,孩子被分流到民安路小学了,班上学生足足少了一半多。”邵波告诉记者,因为民安路小学是一所新建学校,学校环境怎样,师资力量怎样?刚开始,他和许多学生家长一样,心里也在犯嘀咕。但是上了一个学期后,他彻底放心了。“感觉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再像过去那样以学习成绩评判学生,而是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灵活教学。”邵波说,小学是给孩子打基础的阶段,有这样一个成长的环境,作为家长,他也能十分放心地将孩子交给学校。

“要建成一所办好一所。”徐辉告诉记者,要建一所学校,不仅是硬件设施层面上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学校给办好,让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否则,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班额问题。

为此,太和县建立和完善了城区学校间教师的定期交流制度,采取学区一体化管理、名校办分校、名校长带领教师团队到新学校任教、对口支援等办学模式和方式,扩大师资交流的覆盖范围。同时为推进城区学校生源均衡,强化城区小学、初中实行免试划片就近入学,严禁跨学区招生,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源均衡。

据了解,今年,太和县计划实施10个重点项目,其中8个项目为城区各类学校新建及改扩建,2个项目为城区学校采购,计划总投资7.1亿元。“我们将通过增学校、减人数这样的‘加减法\’,进一步为城区学校大班额瘦身,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徐辉说。

新闻推荐

向流动人口宣传健康知识

为提高流动人口计生满意度,太和县三堂镇始终把关爱流动人口健康放在心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紧抓不放。近日,该镇卫计办开展以“关爱流动人口,把健康带回家”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