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国网阜阳供电公司加强农网建设提升服务三农能力送电到地头 春耕不用愁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2-06 11:17 大字

立春已过,善守农时的农民朋友们开始为春耕春种忙活开来,浇水灌溉原来可是个烦心事,可今年不一样了。家住太和县倪邱镇东顺河村北王庙的王大爷喜笑颜开:“以前浇地只能靠柴油机带,浇水费时费力,虽然也有部分村民从自家临时拉电线进行抽水灌溉,但是井离家太远,电压低不说,还不大安全,就算有水也是断断续续的。自从机井通电后,再也不用为浇地犯愁啦! ”

王大爷这句话道出了实施机井通电工程后,当地受惠农民的心声。他所在的台区安装了100千伏安配变1台,新架10千伏线路0.51千米,低压线路1.93千米,为11眼机井通上电。该工程运行投产后电压稳定,为当地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可靠优质的电力保障,居民可享受到机井通电带来的诸多实惠便捷。

阜阳拥有860万亩耕地,生活着866万农业人口,以占全国0.5%的耕地提供了全国1%的粮食产量。然而,薄弱的农村电网,用电能力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三分之一的现状,让这里现代农业发展显得“力不从心”。 2016年以来,国网阜阳供电公司按照国家部署,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工程。以期缩小阜阳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推进阜阳农业现代化、拉动农村消费升级,被老百姓赞为惠及亿万农民的重要民生基础工程。

据了解,阜阳市新一轮农网“两年攻坚战”工程投资共计17.09亿元,占全省投资总量近四分之一。其中机井通电工程8.13亿元,中心村电网工程7.05亿元,村村通动力电工程1.91亿元,三类工程投资均列全省第一。如此大规模的工程需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建成投运,国网阜阳供电公司面临着巨大挑战和压力。为确保顺利完成任务,国网阜阳供电公司主动履责,迅速行动,建立与地方政府长效沟通机制,搭建综合+专业管理模式,以安全、质量、进度、规范为保障,全力实施攻坚行动。形成了政府主导的组织领导最强、规划方案最优、土地保障最先、环境协调最好、质量水平最高、工作流程最畅、施工进度最快“七个最”工作标准和相关县、乡、村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从而妥善解决施工中的建设用地、线路走廊、青苗赔偿等难点问题。

“两年攻坚战”工程共新建及改造35千伏线路63.5公里,35千伏主变14台,主变容量17.26万千伏安,10千伏线路2772.38公里、低压线路7272.28公里,新增及更换配变4371台,配变容量78.156万千伏安,农网户均配变容量由2015年底的1.4千伏安提升至2.06千伏安。夯实了阜阳市农网基础,极大提升农网供电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年攻坚战”工程累计通电机井34068眼,农业电力配套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机井使用率大幅增长,农田抵御灾害能力有效提升,解决了阜阳市五县三区275.23万亩农田灌溉用电问题,惠及127个乡镇,65.17万农户受益。

饶瑞南

新闻推荐

太和县坟台镇志愿者接力寻亲,让失散新疆的老人与子女团聚 三十余年后 终圆回家梦

本报记者冯启俊通讯员闫健民1月14日起,一条寻人启事在太和县坟台镇志愿者群里发布:“千里寻亲:远在新疆的母亲寻找失散30多年、地名好像是这一带某某桥的亲人,望坟台人火速转发,圆她千里之梦。请各位...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