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不忘乡情捐资助力家乡建设
本报记者 张凯培 通讯员 方克奎
在太和县坟台镇秦庙村,每每提起村民秦新轩,不少人会竖起大拇指,“致富不忘家乡,他是我们的好榜样!”
今年50岁的秦新轩,是一名低调的企业家。这些年,他累计捐资60余万元用于家乡道路、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变了村容村貌。因事迹突出,他被评为8月份“阜阳好人”。
秦新轩的故事要从1984年说起。当时,初中毕业的他为谋生路,到山西一家钢铁厂打工。因为吃苦能干且脑子灵活,在承包了工厂的一个生产车间后,秦新轩从一个打工者走向了管理岗位,并因此挣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随后的这些年,秦新轩先后在浙江、福建等地,以生产承包的方式,开办镍铁冶炼厂,生意越做越大。
“家乡的发展是我最牵挂的事。”秦新轩说,2013年回乡探亲,看到村庄还是过去的老样子,高洼不平的泥土路、胡乱堆放的柴草垛、随处可见的垃圾粪便,他百感交集。“我的日子现在过好了,希望乡亲们也能有个好环境。自己出资改善家乡的念头,就是从那个时候产生的。”
说干就干。在当年,秦新轩出资20多万元,把长约500米的主村道铺设成8米宽的水泥路,并安装了路灯,路边铺设草皮。2015年,他又投资10多万元铺设了530米长、4米宽的环村水泥路。
村民的出行问题解决了,秦新轩又开始实施第二部计划。2015年秋,他投资10多万元,把村中心自家的宅基地建设成休闲广场,安装了篮球架和健身器材,在路边设置垃圾箱和垃圾存放点;去年,他又投入8万元,把环村的污水沟重新清淤、修复,种植莲藕……
走进当前的秦庙村,村内水泥村路宽畅平坦,广玉兰、香樟、桂花等风景树分列两旁;村中广场上,不少村民或是健身或是聊天,生活十分惬意;漫步村中,一堵堵文化墙绚丽夺目,展示着当前的新风新貌新思想。
为改善村容村貌,秦新轩已先后投入了60余万元。在他的精神感召下,村民的生活状态也有了新提升。“不踩泥了,人有地方玩了,现在的日子可是比过去好太多!”村民郭素侠说。
家乡的环境变美了,秦新轩并没有满足,他还准备实施第三步计划。“我打算把村南边和村北边的废塘重新挖掘治理,种藕养鱼,在周围开辟蔬果园,创办农家乐,为本村和邻村的乡亲们提供一个采摘、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秦新轩说,除此之外,还想办个新型建筑材料免烧砖厂,不仅能解决城乡建设和群众建房所需,还能解决贫困村民就业问题。“我就是想多为乡亲们办点事儿,希望自己的家乡能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记者昨日获悉,阜阳警方调查发现,今年9月以来,福建男子吴某等从福建省漳州市来到太和县,伙同太和男子吕某、陈某、刘某、刘某某等在太和县三堂镇某地私设一烟草加工厂。几个月来,吴某伙同上述人员大批...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