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种菇二十年 在家也挣钱

亳州新报 2017-12-13 10:00 大字

蘑菇喜人,菇农脸上露出笑容

夜间忙采摘 凌晨赶卖鲜

12月7日上午,谯城区赵桥乡王寨村的菇农张峰正在大棚内为蘑菇上水、放风。到了夜间,这些喝足水分的蘑菇就会快速长大、出棚,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食物。

张峰是村里种植蘑菇的大户,有20年的种菇经验。当问及今年蘑菇的收成时,一旁的村民笑着插话道:你看看他家这几年的变化就知道了,土瓦房和自行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处小洋楼和五菱货车。

走进张峰的蘑菇大棚,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面面白花花的菌墙,它们由一个个菌袋堆砌而成。从菌袋中开出的一朵朵蘑菇,如花儿一般,簇拥在一起,惹人怜爱。

记者注意到,蘑菇大棚里面的温度并不高,与棚外无异,菌袋里长出的蘑菇也不大。张峰告诉记者,温度不高是因为棚内刚上过水、通过风的原因,上水是为了保湿,帮助蘑菇生长,常通风则可以让蘑菇的叶面变大、变厚。而蘑菇小则是因为昨天夜间刚采过,距离现在不足六个小时。“不过,它的生长速度非常快,等到今天夜里,又会长大两圈,到时又可以采摘了。”张峰说。

张峰今年共种了三棚蘑菇,占地面积约三亩,因采用错时种植,他的蘑菇从今年8月份就开始出棚了,可一直持续到明年2月份。当前,正值蘑菇的出菇、采菇期,为了让市民每天都能吃上最新鲜的蘑菇,张峰和妻子每天夜间十二点多起床开始采摘,一直采到凌晨3点多,再于天亮前赶到超市和农贸市场送货。

“这样可以保证市民每天买到的蘑菇都是新鲜出棚的,如果头天晚上或下午采摘,放置一夜再卖的话,口感就不好了。”张峰说。

种菇二十年年年有变化

在每个蘑菇棚的一角,都放着很多包装袋。张峰告诉记者,蘑菇采摘后要全部放进这些包装袋打包,因为他的蘑菇不零售,全部按袋卖,每袋大约5公斤, 35元一袋。

当记者问及每棚蘑菇的收成怎么样时,一旁的村民笑着插话道:你看看他家这几年的变化就知道了,土瓦房和自行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处小洋楼和五菱货车。

听到此话,张峰也乐得合不拢嘴,谦虚地回道:“哪有多少,够花而已,每棚纯利润2万元左右,比给人家打工强点。”

回想这20年的种菇经历,让张峰感觉最深刻的确实是“变化”二字。据悉,张峰是从刚结婚那年开始种蘑菇的,当时由于缺少本钱,只在自家院落里搭个简易小棚,采摘后的蘑菇全部放进用藤条编织的耳朵框里,然后捆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去卖。后来,种植规模慢慢扩大,运蘑菇的自行车开始变成农用三轮车。

再后来,也就是2011年和2013年,张峰拿着种蘑菇挣的钱翻盖了自家的土瓦房,相继建成两处风格别样的小洋楼。在这期间,他送货用的农用三轮车也进行了更新换代,被崭新的五菱货车所取代。

小小蘑菇棚满满致富经

王寨村历来有种菇传统,且以散户居多,许多村民和张峰一样,纷纷靠种植蘑菇改变了生活的现状。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鼓励种植大棚蘑菇,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还在王寨村闯出了一条家门口创业的样板致富路。

听说王寨村的蘑菇种得好,周边不少地方的人纷纷来取经。几天前,还过来几个阜阳市太和县的人士,详细向张峰询问了怎样做菌、装菌,如何管理等问题。其实,对于张峰来说,他更希望看到的学习者是当地的村民。

“我们这三棚蘑菇一年的纯收入总计可达6万余元,不用雇工人,就我们两口子就能忙得过来,算下来,一点不比外出打工挣得少,更重要的是,还能顾家。”张峰说,他家里除了两个孩子,还有两个年迈的老人需要照顾。而类似情况,在村里很多家庭中都存在,既想挣钱又想顾家,两全其美的办法便是在家门口创业,种蘑是他做得最不后悔的一件事,所以,他希望更多村民加入到种菇的队伍中。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新闻推荐

“20分钟就业圈”提供8.6万个岗位

今年已带动1.4万贫困劳动力就业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