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通过开展送技能脱贫培训下乡、企业新录用人员培训等, 太和县不少贫困户走上创业就业之路 技能傍身脱贫不愁

阜阳日报 2017-11-26 16:10 大字

本报记者 牛真子 通讯员 张芳 肖少华

热乎乎的包子,搭配一碗热腾腾的汤,在初冬的早晨,温暖着每一位食客的胃,而老板孙桂荣一家也在这蒸腾的热气中开始了美好而又忙碌的一天。“除去成本,一天算下来能挣三四百块钱呢!”孙桂荣笑盈盈地说。

今年50岁的孙桂荣是太和县蔡庙镇宋寨村的贫困户,因年龄大、无技能,丈夫又有残疾,一家人的生活较为窘迫。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平日里,两口子骑着三轮车沿街叫卖油条、包子,辛苦一天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今年3月份,在镇村的推荐下,孙桂荣参加了由太和县人社局组织的技能脱贫培训班,系统学习了面点制作的基本技能,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同样是炸油条、蒸包子,参加过培训就是不一样。”孙桂荣对记者说,经过培训,就像一下子捅破了一层窗户纸,关键技术掌握了,做的东西口感好了,顾客也渐渐多了,钱挣得自然多了。如今,孙桂荣和丈夫利用自家30平方米的房子开了一家餐点店,早晚营业,生意红火。

在太和县,像孙桂荣一样,通过参加技能培训实现就业创业的贫困户不在少数。今年以来,该县积极实施技能脱贫培训和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民生工程,通过开展送技能脱贫培训下乡活动,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免费学习就业技能,提高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开展企业新录用人员培训,提升新录用人员技能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实现素质就业、稳定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今年3月,太和县理想饰品有限公司入驻税镇镇就业扶贫驿站,主要招收贫困户进厂务工,目前已吸纳108人,其中贫困人员30人。“投产之初,新录用员工均为周边农户,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技术生疏,致使企业产量低、利润低,生产经营一度陷入困境。”理想饰品公司负责同志说,后来,县人社局、镇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及时帮助企业解决了面临的困难。今年6月初,该公司有48人接受了企业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系统掌握了服装缝纫的相关技能,并全部通过考核鉴定,享受企业新录用人员培训补贴3.84万元。

通过培训,理想饰品公司的工人技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不仅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个人工资也由原来的1000多元提高到2500-4000元。“在家门口就业,挣得不比沿海企业少,又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俺也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由原来的什么都不懂,到现在成为生产线上的技术能手,一个月领3500元工资,村民张桂美心里美滋滋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截至目前,太和县已开展家政服务、面点制作等技能脱贫培训32期,培训889人,合格882人,779人已经成功就业创业。28家企业开展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培训2092人,合格2050人,稳定就业率达90%以上。“在人社部门和培训机构的帮助下,有的贫困户像孙桂荣那样在家门口开了小店,有的像张桂美那样走进企业,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日子正越过越好。”太和县扶贫办有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付出终有回报

周可可的体彩18284网点是家“夫妻店”,位于皖北小城太和县,网点地理位置、环境并不是很优越,但是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经营,目前网点有着稳定的彩民群体,销量也位于太和县的前列。业主经常说付出终有回...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