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太和南寺从明朝一路走来

阜阳日报 2017-11-23 16:03 大字

通讯员 关峰

历经600余年风雨洗礼,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的太和清真南寺,如今更显得庄严、厚重。这座按原貌保存下来的完整明代古建筑,是太和百姓崇尚民族文化、保护民族遗产的历史见证。2004年1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太和清真南寺成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太和县仅存的明清两代建筑

据《太和县志》记载:太和南寺位于安徽省太和县人民中路,是伊斯兰教的礼拜地,整体呈吕字形宫殿式建筑,占地四十余亩。南寺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由张、哈、马、李、许、柏、穆、白8姓穆民集资兴建,由教长马良邀北京人躬亲督建,清康熙十九年曾重修扩建。清道光年间、中华民国时期又多次整修。在近代,太和南寺曾遭受严重破坏。后经寺管会及穆民多方努力,终现如今盛景。

据太和南寺教长丁新月介绍:太和南寺是太和县仅存的明清两代建筑,寺院面积为3650平方米。寺院座西向东,为轴线对称建筑。寺院前置照壁墙,两边有南北两座正门,两门之间又有宫墙式屏风花墙,照壁墙正面有榜书“天方屏藩”四个斗大金字,开宗明义说明寺院性质。两座正门小巧玲珑,金字塔式清砖八角拱顶。东正门有望月台,此台是大师张天荣传育穆民子弟习武之地。

望月台后是东殿也称对殿,穿堂门直通四合大院,东殿两侧有二门,二门北侧是水房,井在室内水不见天,是信教穆民严守五番沐浴的场所。

寺院南北是讲堂和明经堂,南讲堂也称书堂,书声琅琅,碑林数块,记载南寺历史。悠悠南寺,在此不知孕育过多少民族精英,如马大初、欧阳泰、蔡甲午、马小波等。再西为朝真大殿,殿内雕甍画栋,四壁如雪。

太和历史的一部分

太和清真南寺走过600余年苍桑岁月,但在近代曾遭受严重破坏,还一度沦为旅社、工厂、作坊。1980年,人民路拓宽之际,太和县委、县政府遵照民族政策,保古寺、留文物,遍体疮痍的南寺才得以保存。

1998年9月,经政府批准,清真南寺正式恢复开放,并组织建立以赵贯仓先生为首的9人民主管理委员会,广大穆民无不拍手称庆,并踊跃捐钱出力,承担起修复南寺的重担。

南寺修复后,由民意选举,赵贯仓先生当选第一届寺管会主任,请丁新月为教长。

据太和县文物管理所所长金亚东介绍:太和南寺历史悠久,纵观四合大院富丽堂皇,四面廊腰缦回,藻绘争辉。院中花香四溢,松柏繁荫,左右墨迹瀚漫。圣训格言,饱含哲理,佳联妙句,令人感叹。清真南寺整个寺院建筑是按照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严格规定而施工的,是安徽省皖北地区唯一一座按原貌保存下来的完整建筑物。

六个世纪的风雨兼程,承载着多少代穆民的信仰与艰辛。作为一种文化遗存,庄严肃穆的太和南寺已成为太和历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闻推荐

小伞把带来大效益

近日,记者来本报记者杨燕通讯员薛建邦到太和县高庙镇姜楼村万利木业装饰公司的生产厂房,薄薄的木材经过烘干、热压、成型、再切片、打圆、抛光等一系列工序就变成了形态各样的伞把。“国外的伞把80...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