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捐文物件件表心情
本报记者 任秉文 实习生 吴春坪/文 通讯员 关峰/摄
近日,太和农民韩国宇把自己珍藏的30件文物一次捐赠给了太和县博物馆,系该馆接受农民捐赠文物最多的一次,经专家初步鉴定,这批捐赠的文物年代横跨战国至明清多个时代,包含铜器、铁器、陶器、瓷器等多个文物类别,具有较高收藏与研究价值。
“我是主动捐献的。”11月2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韩国宇自豪地说。由于面临房屋拆迁,文物不好保存等现实问题,韩国宇在家人的支持下,拒绝了文物贩子的购买要求,主动将30件文物一次捐赠给了太和县博物馆。
“我两个儿子都是大学生,都跟我说,这些文物一定不能卖给文物贩子,捐赠给博物馆,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这些文物。”韩国宇说,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他捐赠的最大动力;此外,他自己也希望能够将文物捐赠给博物馆。
“我是太和县经济开发区友谊社区陈大郢村民组的农民,这些文物主要是村中河道治理和村庄拆迁时,自己留心留意寻得的。”韩国宇说,自从三年前,村中房屋拆迁开始,他便走上了收藏文物的道路。
“当时,老房子被拆迁后,我自己在地里搭建了临时的房子,这个房子靠近村里的友谊河。”韩国宇说,因为临河而居,他经常到河边散步,散步中他发现了不少“坛坛罐罐”的东西,便留心将其带回家;这之后,他总是喜欢在河边散步,希望能够碰到更多的“坛坛罐罐”。
去年夏季,村中开始治理友谊河,韩国宇知道之后,更加留心。挖掘机挖过的地方,韩国宇也曾捡拾到不少“旧物件”,这其中便有陶罐8件、铁器8件、寿州窑碗5件,收获颇丰。
“捡拾这些东西,最开始纯粹是因为‘好玩\’。”韩国宇说,他只是一个农民,并不清楚这些文物的价值,也不了解这些文物的年代,捡到的这些文物,他也曾给村中上了年纪的老人看过,有一些大家说是汉代的,但是他自己也摸不准。
“后来,有文物贩子找上门来,想要购买我收藏的东西,但是我并没有卖。”韩国宇说,虽然自己是一个农民,家庭条件也不富裕,但既然是文物,那就一定不能卖。“这并不是钱多钱少的事情”。从那时起,韩国宇便打定主意要将文物捐赠给国家。
11月13日这一天,韩国宇主动将收藏的30件文物一次捐赠给了太和县博物馆。经文物专家鉴定,韩国宇这次捐献的文物藏品,有战国灰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健)这几天,来自全国27个中国文联文化扶贫示范县的民间艺术家代表60多人,在阜阳市太和县参加了为期8天的培训。在培训中,艺术家们互相交流创作经验,还聆听了如提高民间手工艺人的权保意识...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