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文庙独特的文化符号
本报通讯员 关峰 文/摄
有位名人说过“文物是留在大地上的历史,是文化传承的基因,是一座城市的渊源,是现代人纾解乡愁与情怀的寄托。”作为安徽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太和文庙既是太和县城独特的风景线,也是太和县城独特的文化符号。
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清朝末年,遍布大江南北的文庙大约有1600座,现在留存下来近300座,安徽大概有20多座,太和文庙便是其一。
太和文庙与太和公园相邻,太和文庙正门悬挂“太和元气”四个大字的牌匾,门前的广场就是文庙广场,有高大的牌坊。院内有庙宇设施。
《太和县志》记载着太和文庙的悠久历史:太和文庙占地面积4620平方米,折7亩,为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达鲁花赤(元县官)李英创建。战乱破损,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新修建,面阔5间20米,进深10米,为单檐歇山顶,琉璃瓦面,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木构宫殿式建筑,具有南北风格相结合的特征,是木橼架台梁大殿式建筑,房顶琉璃瓦,屋脊有套兽,四角飞檐,宏伟壮观,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1985年,经中国社会科学古建筑专家张驭寰教授鉴定,太和文庙大成殿是皖北地区独存的一座元末明初建筑,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很高的史学和艺术价值;同时,又是安徽省规模最大、保护最完好的文庙建筑之一,具有极高的文物考古研究价值。1986年,太和文庙被认定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按照上级要求,现正积极争取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百年不绝的文风气息
太和县文物管理所金亚东所长介绍说,太和文庙以其独特的形式屹立传承,飘散着几百年不绝的文风气息。文庙作为祭祀孔子的一个场所,其实也是过去官学的学堂。明清两代,学童首先得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方算正式学生。
从元气坊经大成门步入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碧水荡漾的泮池。据说古时每个来求学的读书人,都要先经过这个半月形池塘。那时候,学子进入文庙拜了孔子后称“入泮”。如果中了“秀才”,就要绕池三周,而后举行谢师宴;中了“举人”,则搭一灯笼桥,从桥上走过,取登“龙门”谐音之意。
学子们也把泮池称为“学海”,勉励自己苦读。涉越泮池,左右有东西两廊。古时,东廊奉祀的是历朝历代备受地方民众爱戴的父母官,西廊作为乡贤祠来纪念民间贤达。如今,虽已不见当初模样,但两廊展出的文物图片及长廊碑刻,仿若无声诉说着光阴流逝。
走过泮桥,从石板路拾级而上,看到的高大建筑就是文庙正殿——大成殿,因赞扬孔子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而命名。重檐歇山顶造型,殿顶琉璃瓦亮,屋脊有套兽活灵活现,四角飞檐气宇轩昂。
殿内,汉白玉孔子像十分高大,上悬的“万世师表”、“斯文在兹”等多块匾额,彰显出厚重的人文气息。相比于大成殿,其后方的藏经阁已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领域。看着四处堆放的青瓦灰砖,藏经阁曾经的气宇轩昂仿佛变了模样。或许只有在殿内精美的壁画中,依稀可以找到当初学风蔚然的场面。
一段难忘的历史岁月
太和文庙,昭示着崇文、重教、尊师、家国等传统理念,700多年来,早已注入了太和人的文化基因里,融进了太和人的文化品格之中。
太和文庙就座落在太和中学和太和一中两所省示范高中之间,相距太和文庙不到300米。文化昌盛,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每年高考省、市状元不断。
据太和县文广新局局长陈玉健说,1990年太和县委、县政府开始对文庙大成殿进行落架大修。1992年,文庙一期修复工程竣工验收,新建和修复了大门、泮池、泮桥、月台、大成殿。大成殿雕有汉白玉孔子像一尊,像上悬挂“万世师表、“斯文在兹”、“德侔天地”、“道贯古今”等多块匾额。殿前月台、栏板、御路系白色汉白玉石雕,御路雕有二龙戏珠,栩栩如生。
2009年,文庙二期修复工程竣工验收,并逐步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历时两年,总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县政府投资560多万元,新建和修复了大门、泮池、泮桥、尊经阁、东西厢房、廊房、围墙、西侧门面房,整修了地面,进行了绿化,东西廊房镶嵌了太和书法名家的作品碑刻,大成殿、尊经阁内绘制了孔子为主题的壁画。
文庙二期工程整体建筑与文庙广场、太和公园有机的连为一体,为弘扬传统文化、见证历史、宣传太和将产生积极影响。为保护太和文庙这座古建筑,2016年6月,太和县对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进行修缮,此次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修缮工程,大致分为大成殿修缮、附属建筑维修及美化工程,当年9月1日前投入使用。
太和文庙深深刻在太和人的心中,见证一段难忘的历史岁月。
新闻推荐
通讯员张飞近年来,农村水泥路户户通,各类交通工具家家有,交通事故呈上升态势。尤其进入10月份以来,出现连续阴雨天气,太和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采取过硬举措,扎实开展农村地区交通违法行为集中大查处、大劝...
太和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和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