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治理黑臭水体 造福城乡居民

阜阳日报 2017-09-22 10:19 大字

[摘要]通讯员 薛建邦

一条绿色玉带从城区穿过,两岸绿树成荫,清香逸人,河中清波微泛,鱼虾成群……这是日前笔者在太和城区红丝沟看到的景象。

红丝沟发源于太和县城北部,流经城关镇工业园、赵集、关集、三塔等乡镇,最后汇入谷河,全长10.2公里,是太和县城区的一条重要河流。殊不知,就在一年前,这条河还是一条河水黑臭、两岸堆满垃圾的污水沟。

这条河流承载了两岸居民太多的记忆。居民杨庆和自小时候起就生活在岸边,对红丝沟充满了感情,也见证了红丝沟的今昔变化。杨庆和回忆说,20多年前,红丝沟河两岸人烟稀少,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那时候在夏天,他和小伙伴一起经常在这里戏水,两岸的庄稼若是旱了,村民就用河水灌溉。

“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附近建起了城关镇工业园,居民楼也纷纷拔地而起,红丝沟就成了工业废水、生活垃圾的倾注地,别说鱼虾绝迹,就连人也避而远之。”提起这些,杨庆和至今仍忿忿不平。

红丝沟的水体污染给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不断引发周围居民多次上访,在近几年召开的县人大、政协“两会”上,“尽快落实对红丝沟水质污染的治理工作”作为议案和提案,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今年6月份,太和县红丝沟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正式启动。“我公司具体参与了红丝沟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恒宇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标介绍说,公司研发的第七代纳米气泡水体透析生态修复技术能够激活好氧微生物,消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有效解决了底泥污染问题,从而达到改善水质、建立和修复水体生态圈的目的。

经过几个月的治理,红丝沟两岸又见绿树红花,多年不见的水鸟也重现水面,随着治理的深入,红丝沟的生态链被进一步激活。“时光仿佛回到了20多年前!”最近这些日子,杨庆和几乎每天都要沿着河边砖石铺成的林荫小道来回走几趟,看到红丝沟的变化,老杨难掩激动的心情。

“红丝沟治理只是太和县黑臭水体治理的一个示范工程。从去年底开始,太和县就启动了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不断加大治理水污染的力度。根据规划,将投资约8亿元,对县域的万福沟、红丝沟、柳青沟等10余条河流开展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提升排水防涝能力,并进行生态修复,建设滨水景观,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造福广大城乡居民。”太和县副县长刘翔飞说。

新闻推荐

李志伟到太和走访调研委员企业

本报讯(记者朱艳明通讯员马光辉)为加强与委员企业的联系,更好地发挥市政协在推动全市“双轮驱动”战略、助力“五大专项行动”中的积极作用,9月5日,市政协主席李志伟到太和县走访委员企业,调研企业发展情...

太和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和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