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在非洲建农场

阜阳日报 2017-08-07 10:01 大字

[摘要]本报记者 徐立成 实习生 吴龙

津巴布韦,这个与中国相隔万里的非洲国家,眼下成了太和县旧县镇种粮大户范恒进最关心的地方。在当地种植的900公顷玉米即将收割结束,今年收成和当地行情如何,自然成了他的挂心事。

过去两年来,范恒进用远隔重洋的3个农场、3600公顷土地,让越来越多的非洲居民见识了阜阳现代农业发展的魅力,也演绎着中非合作的当代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农民范恒进开始把精力投向提高土地产出,经过多年实践,逐步探索出精量播种、节水节肥等多项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累计在安徽省推广3万多亩,带动2000多户农民增收。他选育的“恒进麦8号”还通过了国家审定,凭借抗倒伏、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等优势,俏销市场。目前,范恒进在太和流转土地4700多亩繁育小麦良种,在内蒙古流转土地2.1万亩种植土豆。种地事业,风生水起。

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域和空间,范恒进从不停步。2014年,他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出国种地。在对多个国家进行考察后,他将目光锁定在津巴布韦。“早在2010年,安徽省农垦集团就与津巴布韦国防部签署了农业合作协议,在津巴布韦实施土地规模开发。”范恒进说,虽然从国内乘飞机到津巴布韦单程都要20多个小时,但当地粮食短缺粮价高,土地租金较低,适宜发展规模农业,“我觉得这是一个机遇”。

经过前期准备,范恒进于次年成立中津丰联农业开发公司,投资1100万元,在津巴布韦西马绍兰省曼古拉县租赁了那喳嘎、齐萨穗、阿尔法3个农场,总面积3600公顷。由于当地农业生产水平滞后,他还从国内带去了拖拉机、灌溉设备和化肥等,开始了海外发展之路。

根据津巴布韦特殊的气候条件,范恒进确定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和烟草。尽管第一年就遭遇冰雹、干旱等灾害性天气频发的不利情况,但他和团队通过强化田间管理,有效应对灾情,保障了收成,挣了50多万美元。

眼下,今年的玉米即将完成收割。“从去年行情和今年的收成来看,今年收益应该还不错。”范恒进介绍,今年共在津巴布韦种植玉米900公顷,每公顷可产7.5吨至9吨,每吨的当地自由市场销售价为340美元,如果卖到国有粮库每吨可达390美元,刨去较低的种植成本,利润是国内的好几倍。

除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范恒进和他的农场,还促进了农业领域的中非合作。“刚到津巴布韦时,当地居民对一个中国人来租农场种地感到不可思议,后来,他们又对我们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很钦佩,纷纷要来农场工作,挣工资、学技术。农场培养的一批农业技术骨干,正在逐步改变着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而范恒进,也从当地居民手里学到了烟草种植技术。

如今,范恒进在津巴布韦的管理团队中,除6名从国内带去的年轻人,其他各部门管理人员都由当地居民担任,长期雇佣的70余名工人,也都是当地居民。短短两年,包括这些职员、工人在内的一大批当地居民,见识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魅力,更直接从中感受到了实惠。大伙一改之前不看好的态度,向这名了不起的中国汉子竖起了大拇指。

范恒进告诉记者,依靠得力的管理团队,他在津巴布韦的农场运营良好,也不用再经常坐飞机前往看管。下一步,他准备在乌干达或莫桑比克设立非洲总部,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

新闻推荐

市第十三届运动会“体彩杯”青少年部 柔道比赛开赛

本报讯(记者王雪洁)7月26日,为期两天的市第十三届运动会“体彩杯”青少年部柔道比赛在太和县体育中心开赛,来自阜南、太和、临泉、颍州等7个县市区的7支代表队、90名运动员将参与男子、女子甲乙丙组共28个级别...

太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太和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