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泉区打造“智慧水利”

安徽日报 2019-06-11 07:18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安耀武)近年来,阜阳市颍泉区积极打造“智慧水利”,借助河长制信息化平台巡河,提高河流资源管理的全民参与度及系统化、精细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颍泉区境内共有4条外河、29条区管镇级大沟、413条镇(村)级大沟,点多面广。为确保河流“长治久清”,在落实区、镇、村三级“河长制”的基础上,该区率先打造河长制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包括桌面端河长制综合管理平台、移动端河沟(塘)长服务平台、微信端公众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水质断面检测数据、排污口、取水口、水利工程等各个相关职能单位的河流信息,建设河流信息“一张图”,线上部署专项任务,随时督促考核,方便河长办及各级河长全面了解和掌握河流信息,及时协调和处理存在的问题。

借助信息化平台,巡河员可以开展日常巡查,并对河流进行随机督查,发现问题后形成整改任务下发给河长、河长办或相关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在收到任务后须及时处理,并反馈处理结果。此外,各河段还有公示牌并附上二维码,村民发现河面漂浮物、岸线治理问题等,可以扫码进入信息化平台,上传相关问题线索。

新闻推荐

阜阳市颍泉区精准招商促工业转型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地势坤光刻机车间一角。近年来,阜阳市颍泉区瞄准新技术、新材料、新应用领域,积极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5G...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