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颍河、茨淮新河阜阳段鱼类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数据显示 鱼儿肥了,渔民的腰包鼓了
核心提示
连年来,阜阳市开展了“以渔净水,保护水源”、“增殖水生生物,促进绿色发展”等为主题的增殖放流活动。近期,阜阳市开始对沙颍河、茨淮新河阜阳段鱼类增殖放流效果进行评估。相关数据显示,人工增殖放流8个月,茨淮新河内的鱼儿体重增加了50倍左右,促进了水质的改善。
渔民收入明显增加
近日5时许,颍东区冉庙乡兰堂村渔民兰恒超划着小船,小心地把网具下入茨淮新河闸口处。
8时许,兰恒超开始收网,渔网中响起鱼尾拍打河水的声音。
“因为增殖放流,河里的鱼多了,尤其是刀鲚、花白鲢,大家的收入都增加了。”兰恒超说,如今,他们每天可以打捞200多斤鱼,年收入10多万元。不久前,他们还曾在茨淮新河利用长280米的大网一网打捞了10多吨鱼,有颌针鱼、太湖新银鱼、刀鲚、鲫鱼等10多个品种。
“这是今年春季人工增殖放流的鲢鱼,体重1公斤多。”兰恒超说,春季放流时,这些鱼儿只有20克左右,8个月体重增加约50倍,人工增殖放流的经济效益获得提高。“而且河流水质也变好了,不像以前经常浮萍泛滥。”
2012年,阜阳市开展了人工增殖放流,范围覆盖全市。其中,2018年4月1日和6月6日(全国“放鱼日”),分春季、夏季两次开展了“阜阳市直2018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苗种300万尾,其中鲢鱼、鳙鱼275万尾,其他苗种25万尾,投入中央资金25万元,自筹资金5.6万元。
渔业资源逐步恢复
近期,市水产管理局邀请省水产研究所主持第三方评估,在沙颍河、茨淮新河部分河段采样,捕捞采用刺网、地笼、拉网等多网具联合进行。目前,评估正在有序进行中。
“阜阳市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市水产管理局负责人说,阜阳市人工放鱼水平与“科学放流、规范放流”的高标准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受经费、苗种生产达标场家较少限制,以及放流工作跟踪监测风险评估手段缺乏。在护渔执法方面,受人员编制和执法装备的限制,阜阳市执法护渔工作难以细致开展。在保护区建设方面,阜阳市在建设资金和项目上仍需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政府的支持。
下一步,阜阳市将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相应的措施,例如强化渔政管理,提升渔政执法能力,确保增殖放流的效果;着力开展跟踪监测;鼓励阜阳市现有良种场进行提档升级,增强苗种生产、种质鉴定、质量监控的方法和手段等。
颍州晚报记者 汪乐意 通讯员 吴林 宿飞 文/摄
新闻推荐
出镜人物:阜阳市中医院针推科主任邱晓琼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常说,“脸都冻僵了”,这可能不是一句玩笑话,冬季是面瘫的高发季,主要...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