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脱贫攻坚:产业扶贫是根基 精神扶贫不可少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01-18 10:54 大字

■ 本报记者王逸群

“脱贫攻坚已步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发力阶段。只有发展产业,才能从根本上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 ”1月15日上午,分组讨论期间,省政协委员戴夫表达了对现阶段扶贫工作的看法。

戴夫认为,当前产业扶贫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 “一村一品”发展不足,贫困村产业“少、小、散、弱”状况较为普遍,主导产业没有特色、特色产业没有规模。二是产业发展路径不开阔,仍然以种养业和光伏扶贫为主,乡村旅游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电商扶贫等有待开发。三是没有充分掌握贫困户客观条件、发展意愿,对产业发展指导不到位,个别地方只是简单地送种子化肥、发猪苗鸡苗。四是没有发挥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等新型主体的带动力量。

“发展产业扶贫应该从突出特色、创新机制、提升实效、细化帮扶等四个方面发力。 ”戴夫表示,要逐村逐户指导选择具有稳定性、长期性、持续性的产业。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探索资产收益扶贫的新路径,把分散、沉睡的扶贫资源转化为扶贫资产。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由贫困群众自主选择、民主决策、全程参与、自我管理,充分调动其自主发展积极性。

“这几年我们推进产业扶贫积累了不少经验。 ”阜阳市人大代表、金牌养鸡总场负责人郝正旺说,随着被带动的贫困户掌握了一定的养鸡技术,去年初他们又提出新的产业扶贫思路。一是让贫困户就近就业,去年他们在颍州区三十里铺镇高楼村投资1400万元,兴建了蛋鸡标准化养殖小区项目,为该村提供了20人的就业岗位。二是通过“三变”改革与村集体合作,提高贫困村自我“造血”能力,“我们已经向高楼村等5个行政村分红27.6万元,村均分红5.52万元。 ”

“加强村企合作,提高村集体收益,是推进扶贫工作的基础,但也不能忽视贫困户自身观念转变问题。 ”省人大代表江玉付对记者说,很多贫困户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等、要、靠”的被动思想和帮而不富、助而不强的消极现状等一系列“精神贫困”现象亟待改变。

江玉付建议,以村为单位开设社会公益大讲堂,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精神扶贫下乡活动,为百姓宣讲好党的理论、路线、方针、主张,及医疗、养老、教育、生产生活领域各项民生政策等。

“通过学习,让村民的生产技能不断提高,就业范围不断扩大;通过医学疾病预防,让村民愚昧落后的思想不断改变,因病致贫现象少发生;通过法律常识学习让村民学法、尊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通过优良传统文化学习,让乡风和谐、兄友弟恭、妻贤子孝的良好家风家教得以发扬和传承;通过党课学习让村民明白贫困并不可怕,贫困面前党和政府始终心系群众。 ”江玉付说,最终目的是让贫困户敢于从贫困中走出来,在全村形成致富奔小康路上你追我赶、齐头并进、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

新闻推荐

颍东区公布第一批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

稿件来源:记者徐丹丹通讯员沈松怀本报讯(记者徐丹丹通讯员沈松怀)1月11日上午,2019年高考命题动态走向和备考策略专家培训会...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