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民为群众送光明是我的职责
本报记者 杨静文 通讯员 孟献良 1月9日,阜阳迎来2019年首场大范围降雪。当日10时许,颍州区西湖镇周庄村贫困户王振山家突然断电。接到报修申请,15分钟后,阜阳城郊供电公司西湖供电所客户经理李克民、李刚带着安全工具、抢修材料,冒着严寒,赶赴现场。经排查,故障原因为使用取暖器不当,表后电线线径细,导致线路发热,接头短路。完成故障抢修后,看到居民家中的电灯重新亮起来,李克民才放心离开。
自接到大雪预警通知,连日来,李克民已对自己负责的4个村,23个台区的高低线路、杆塔基础、10千伏开关等进行了全面特巡特维,“工作是靠干出来的,群众家里灯亮了,我心里才踏实。”李克民说。 为群众送“光明”
“越是黑暗的地方,越需要我们。”这是李克民常挂在嘴边的话。对他来说,让灯尽快亮起来,就是他工作的全部意义。
然而,电力检修这份工作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多年前的一个晚上,李克民接到报修电话,说李老庄村有供电故障,当即就和一位同事过去抢修。那时的李老庄村还有很多露天厕所,为了查找线路故障,李克民和同事沿着田头寻找。突然,扑通一声,李克民一脚踩空,掉进了一个露天粪坑。“虽然那个粪坑不深,但是,下半身已经扎进去了。”李克民说。从粪坑上来,李克民一身恶臭难当。但是,他没有停止工作,而是继续寻找线路故障直到顺利修好电路。“前后大概花了两个小时修电路,当时想一身臭算什么,没电用的人比我着急呢。”李克民说,修好线路后,他才回去洗澡。
从事农电工作32年来,这样的苦和累对李克民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每次看到灯亮之后客户脸上洋溢的笑容,那些苦和累,就像身上的尘土一样,拍一拍,就没了。”李克民说。 供电改造解百姓用电难
地埋线台区改造是阜城三区重点民生工程,每逢用电高峰期,跳闸、线路故障等问题困扰着不少居民。“以前经常跳闸,夏天都不敢开空调。”家住李土楼村的时永军说,生活好了,大家都置办了很多家用电器,但用电却跟不上,很让人苦恼。
这些问题牵动着李克农的心,近年来,他主动收集整理管理台区相关信息,多次与行政村干部沟通协商,向供电所递交申请,为地埋线台区更换了大容量变压器,彻底解决了冬夏用电高峰过负荷跳闸的问题,消除了线路老化带来的安全隐患,让老百姓的空调、取暖器等不再是摆设。截至目前,他管理的台区,已有17台完成线路升级改造,剩余6台,也已全部纳入2019年整改计划。户表改造工程完成后,消除了用电安全隐患,线路布局也更规范整洁,有效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自从换上了新的变压器和电表,原来用电不稳定的状况改善了许多,我们用起电来放心多了。”时永军告诉记者。
“再有3年我就到退休年龄了,让客户用上安全电、放心电,我心安。”李克民说,他仍在努力,希望尽快完成这项改造工作。热心服务赢得点赞
李克民多年来兢兢业业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同志,麻烦你把这钱交给老李(李克民)吧,俺都不知道咋感激他来……”2018年10月的一天,家住代庄村的刘聘臣来到西湖供电所营业大厅,向值班人员递上300元钱。原来,因西湖扩建拆迁,一个月前,74岁的孤寡老人刘聘臣需要搬迁。由于他的新家位置相对偏僻,距离供电线路较远,经现场勘查后,李克民自己掏钱从集镇上购买了3卷双芯互导线,让老人生活用上放心电。
“我家庭条件比他们好,力所能及帮他们解决点用电难题,没有啥。”谈到对用户的帮助,李克民说。
而这件事只是他平日里关心用户的一个缩影。工作期间,李克民经常上门走访特殊群体,帮助排查用电隐患。渐渐地,从工作服务延伸到生活帮助,由线路检修到义务修理电器,像为孤寡老人张士荣更换灯泡,为患病的田久春老人募捐,这些都被他视为分内事。
在西湖镇五里村村部,当村支部书记田峰提及李克民时,总说他是贫困户的“电亲戚”、空巢老人的“电保姆”、村里的“电顾问”。2017年,在该村刚刚引进的奥华飞行俱乐部和西湖民俗风情园两大招商项目期间,在供电线路走向、配变选址、负荷分布上,李克民都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投资方负责人由此感慨:“西湖美景吸引了我、西湖的环境留住了我、西湖的供电也感动了我。”
新闻推荐
王得后谷兴云先生也是一枚“出土文物”,像萧军先生多年后复出,曾自嘲的那样;是一朵经霜的秋菊,一棵傲雪的腊梅;是又一个大器晚...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