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产品卖到国外去

阜阳日报 2018-12-07 08:30 大字

本报记者 张凯培 通讯员 余波 并不算大的一片办公区域中,四五名员工正在忙着包装;一旁,还堆放着擀面杖、保鲜盒等产品。和在阜阳青电园众多电商企业看到的情况不同,这里的包裹单上印的都是英文。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海运、空运等渠道,这些商品将会被运到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最终到达当地消费者的手中。

“马上就要到圣诞节了,这些圣诞系列的小商品都还挺热销的,现在每天都有不少订单,把我们几个人都忙坏了。”看到记者有些惊奇,安徽罗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罗笑着说。

李罗是名标准的“80后”,眼下的这家小公司,正是他、妻子以及父母共同经营的。“我们几个既是老板也是员工,无论是进货、打包还是发货,各种环节都要亲力亲为。虽然具体过程中会有些辛苦,但是由此获得的幸福感却是满满的。”李罗说,公司规模虽然不算大,但今年的销售额预计可以超过800万元,这让一家人觉得特别有奔头。

李罗的罗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宁波从事外贸工作。从最早的时候做传统外贸生意,到后来慢慢接触到跨境电商,李罗在外贸行业得到锻炼,也收获了成长,“江浙一带外贸行业比较发达,我算是机缘巧合,比较早接触到了这一行。”

当然,接触早并不代表一帆风顺。李罗说,自己当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学习英语、掌握相关沟通技能、寻找畅销产品,一点一滴都需要摸索着来。这些年,凭借着皖北人不服输的劲头,李罗渐渐在宁波站住了脚,但最终他还是选择回到了阜阳。

“区域对电商限制不大,且国内物流也比较发达,我回来之后生意也还不错。”李罗说,做跨境电商,关键是要把握好客户需求。比如前几年,剃毛器等小商品销售比较火,但是今年擀面杖等产品格外受欢迎,“明确思路、找准产品,销售额自然会节节攀升。”

不可否认的是,收益与风险并存。李罗告诉记者,自己身边有不少朋友,因为眼光好、机遇准,短短几年时间销售额就达到了数千万元;但也有朋友运气比较背,一下子就赔了个精光。

“做生意,必须要承担风险。”李罗说,以自家销售的一款擀面杖为例,进价其实也不过十多元,但销售价可高达五六十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价格差,主要在于运输环节。由于跨境物流时长不可控,而客户往往又会明确具体的收货时间,如果说超出预约时间,那么这单生意就要赔钱,这是外贸中最难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们也在想办法与多家公司合作,尽可能压缩运送的时间,这样也能为我们最大程度地分散风险。”李罗说,对于许多跨境电商来说,一年到头关键就在于第四季度,“希望今年能有一个好结果,也期待着明年销售额能再上新台阶。”

新闻推荐

路口拦车索钱,“起步价”5元 民警提醒,遇到此类事情应及时报警

颍州晚报讯(记者梅飞通讯员李印文/摄)今年9月下旬,本报曾刊发报道:一老汉在阜阳·临沂商城红绿灯处拦车要钱,来往车辆受阻,造成...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