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无悔爱阜阳
本报记者 尚原野 1970年,17岁的张琴英从上海来到阜阳县老庙公社插队,在当地一干就是11年。插队期间,她先后担任枣庄公社党委副书记、县妇联副主席等职务,直到1981年调回上海工作。
多年来,张琴英一直关心着阜阳的发展,这次参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活动,她专门走访了之前插队的地方,为上海多家养老服务中心招聘养老护理员奔忙着。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红芋片子、红芋馍,离开红芋不能活。”离开阜阳37年,提起这句在淮北大地留传甚广的谚语,张琴英至今记忆犹新。在纪念活动的致辞中,她用带着上海口音的阜阳话,或者说是带着阜阳口音的上海话引起了在场知青的共鸣。
1970年,很多青年响应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主动投入到这场运动中去。“当时,我带头写了请愿书,到安徽接收安置下乡知青重点县之一的阜阳县插队。”张琴英说,跟70年代的上海市区比起来,阜阳农村交通落后、自然环境恶劣,我们这些知青刚到的时候,面临做饭、砍柴、吃水、洗澡、睡觉、如厕等很多困难。刚到老庙公社尹庄知青点的时候,她的思想也出现过波动,因为这是一段难熬的适应过程。
当时,在生产队工作一天的工分是一毛三分,出于对女知青的照顾,张琴英这些刚走出中学大门的女学生上午不用上工也给记工分。“那时候,我抱着保持‘上海知识青年形象\’的朴素思想,人家不干的我干,上门串户记工分,参加茨淮新河开挖、学开拖拉机,从一名普通的记分员一步步走上枣庄公社党委副书记、县妇联副主席的岗位。”张琴英回忆说,那些年她一直是先进工作者,先后12次参加省地市县的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安徽日报》还专门报道过她的先进事迹,称她为“泥腿子书记”、“铁姑娘”。
翻开知青本色编委会编写的《知青本色》(第二卷),一组张琴英在参加政治学习、农业生产、打靶训练的照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不难看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工作中,她都是思想先进的积极分子。当时,全省评选出13个先进个人,阜阳只有张琴英一个人。此后,她被推选为阜阳县妇联副主席,开始走上领导岗位。“我是不脱产的妇联副主席,平时在村里劳动,开会的时候才进城。”张琴英说。扎根阜阳不是一句空话 按照当时的政策,知青下乡都是要落户的,张琴英也把户口落在了老庙公社,决心在这里干一辈子。改革开放后,随着政策的调整,大批知青陆续返城,而张琴英却选择留下来,还把在新疆插队的姐姐、姐夫接到了阜阳工作。
“我姐姐下放到新疆,弟弟下放到黑龙江,上世纪70年代末,姐姐、姐夫从新疆回来,下放到离上海更近的阜阳。”张琴英回忆说,后来,姐姐成为颍东区一所公办幼儿园的名师,他们都在阜阳退休,把宝贵的青春时光都留在了这里。
1981年,因为夫妻俩常年分居两地,张琴英调回了上海,在上海儿童福利院和社会福利院工作,直到2008年退休。在上海工作期间,张琴英先后荣获全国尊老、爱老、敬老模范人物、全国服务业名师带高徒奖、全国服务业先进管理者、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十佳社会工作者、上海市优秀管理者荣誉称号。
“退休后,我开办了上海好帮手社区服务发展中心和上海静安区安耆为老社工事务所。”张琴英说,现在,中心承担了上海5个区22个街道的养老公益服务项目,每年服务老人70万人次。回到上海工作的37年时间,她一共回阜阳三次。这次回来,除了参加纪念上山下乡50周年系列活动外,还有一个安排就是利用一到两天时间到老庙重游曾经工作了11年的地方,为托管的45家老年公寓招募养老护理员。
“这些年,只要是安徽籍的打工者到我们中心应聘,我都带着家乡人的感情给他们安排合适的工作。”张琴英说,她是上海家政协会的副会长,在优先录用安徽籍特别是阜阳籍家政服务人员方面有自己的考虑。这次计划招聘的养老护理员,工资标准是每月5000元并包吃包住,希望地方政府为这项工作提供方便,帮助更多有外出务工意向的阜阳老乡找到合适的工作。
新闻推荐
颍州晚报讯(记者曹亚伟)人保财险阜阳市分公司联合市公安交管部门推出警保联动交通巡查及警保联动事故快处快赔服务,设立便民...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