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蟹肥话丰年
通讯员 戚武奇 宿飞 文/摄 十月到,螃蟹俏。每年10月份前后,都是成批大闸蟹成熟上市的好时节,也是辛苦一年的农家赢取大闸蟹市场行情的黄金旺季。
“这只蟹很肥,快4两重了吧!”“那只蟹也很大哦!”这几天,颍东区老庙镇马圩村仙阳养殖专业合作社十分热闹。池塘这边,三五成群的肥蟹在水塘边张牙舞爪,横行霸道,似乎在“炫耀”自己的个头大;池塘那边,农户忙着抓捕大闸蟹,抢滩10月上市,赚取市场“最肥”效益……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户的脸上,预示着一年收成好光景。
“看看咱们养殖的螃蟹,全部是青背、白肚的,在螃蟹种类中品质上好;要是掰开母蟹腹部,看这里已经发红,这就是蟹黄肥美、肉质鲜嫩的标志。”合作社销售负责人程家福熟练地拿起一只大闸蟹告诉笔者,第一批订单500公斤,是客户通过微信视频挑选的,要销售到江浙沿海地区。中秋节前,螃蟹都是论个卖的,3.5两到3.8两重的母蟹55元一只,3两到3.5两重的卖45元一只,其余的则论斤来卖。养殖一亩地螃蟹,至少能赚得1.1万元纯收益。
致富路上,总有不愿放弃梦想的人。马圩村的程家福就是其中之一。说起程家福来,同村的程纵称赞说,“十几年前,程家福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他敢闯敢拼,带着妻儿到苏州打工;如今,他有了积蓄后,又带着技术和发现的商机,回到家乡养螃蟹,自己富了,还不忘领着我们这些贫困户一起致富,让我们今后的生活有了奔头。”
村党总支书记张子友告诉笔者,今年40多岁的程纵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专生,有知识,家里有80多岁的多病双亲,自己又患上双侧骨股头坏死,地里的活基本不能料理,收入来源仅靠几亩地,加上孩子读高中,家庭生活相当窘迫。2015年,程纵被村里评为贫困户。自从程家福回来养殖大闸蟹的消息传开后,程纵第一个带头支持,不但想办法投资入股,还率先租赁出自家的土地,并配合做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帮助合作社流转了400多亩土地,发展起特色扶贫项目——大闸蟹养殖,带动村里22个贫困户通过务工劳动、土地租赁、入股分红等方式,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贫穷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有文化、会管理、有干劲的程纵成了仙阳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法人代表,负责招工用工和管理土地流转工作,年薪3万元。此外,他还在区扶贫政策帮助下,做了一侧股骨头手术,现在已能在池塘边巡查生产工作了。在村里,程普章老人也是一位贫困户,今年73岁的他身体硬朗,到外地务工没人敢要。程普章说,“好在,我在养殖基地找到了活干,这儿离家近,工作也轻松,给螃蟹喂食、打扫卫生,干些杂活,一年给我开2万块钱工资,上哪儿能找到恁好的工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咱们这里紧靠乌江湾、苏沟和北新河,水系发达,水质优良,环境适合螃蟹养殖。”发起人之一的程家福感慨地说,以前守着资源不会利用,端着“金饭碗”讨饭吃;现在,找到了致富门路,干劲更足了,乡亲们也跟着高兴,大家都能通过辛勤劳动,变得越来越富有了。
新闻推荐
9月18日,阜阳一男子迟某某骑着电瓶车在路上撞倒一名行人致其死亡,随后逃逸。几天后,迟某某得知死者竟然是自己的远房亲戚,心...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