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大楼开启商业新时代

阜阳日报 2018-09-14 10:00 大字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张杰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千店一面的老式百货商店已不能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1976年,县级阜阳市成立后,当时的阜阳地委行署为了加快城市发展,决定在人民路、颍州路建立一批商业网点,以扩大城市规模,市商业局牵头建设百货大楼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1977年,市商业局开始着手筹建百货大楼,具体施工单位是阜阳地区建筑公司,最初设计面积为1万多平方米,建成后的百货大楼成为阜阳乃至整个皖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百货商场。据百货大楼第一任总经理胡学章回忆,“当时,市商业局到省商业厅汇报百货大楼筹建情况。商业厅的同志说,阜阳一个小县城,盖这么大的大楼干啥?留着装红芋片子吗?”虽然如此,但阜阳人并没有退却,而是想尽办法筹集资金,其中,就有部分资金是通过集资招工的方式筹集来的。

1983年2月7日,万众瞩目的阜阳市百货大楼隆重开业,这一天被永远记载于阜阳商业发展史上。时任县级阜阳市委书记杨彬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开业那天,原打算由我和时任地委书记陈硕峰上午8点剪彩。不到8点钟,购物人群已经挤满广场周围。刚一开门未等剪彩,广大顾客蜂拥而入,门窗玻璃被挤烂好几块。剪彩是剪不成了,就这样开业吧。”

据当时的市商业局统计,百货大楼第一天的营业额就超过了当天全阜阳城商业销售收入的总和。30多年来,阜阳人都把百货大楼亲切称为“大楼”,到百货大楼购物时总爱说:“逛大楼去。”开业之初,一台国产的12寸黑白电视机价格在300元左右,相当于当时普通职工一年的收入,却一直供不应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论是县城的,还是乡镇的居民,只要到阜阳城来,除了到青颍公园玩玩,再到人民电影院看看电影外,接下来的“重要节目”就是逛百货大楼了。这么大的商业大楼,这么多的商品,即使什么都不买,逛逛也是一种享受。

农村人家办喜事,无论是购买定亲礼品还是结婚时的用品,女方家指定要在百货大楼购物,认为能在百货大楼购物是一件很体面的事。当时有这样一首儿歌:“你的头,像皮球,一滚滚到百货大楼,百货大楼有风扇,一吹吹到阜阳饭店,阜阳饭店有浴池,给你烫个稀巴烂。”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阜阳地委、行署在人民路与颍州路交口建设商业网点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一个有着1000多万人口的大市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确需要这样一个综合性商场,百货大楼的建设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

新闻推荐

车位僧多粥少车辆何处安放 阜城各小区车位比系数低, 缓解需求矛盾还有一段路要走

阜城小区停车状况调查之二近段时间,阜城不少小区业主反映,未租买车位,爱车就将被物业拒之门外,本报多次对此类事件进行了报道...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