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辞去高校、上市公司、外企的工作选择返乡创业 青年逐梦 创出精彩

颍州晚报 2018-09-11 17:31 大字

近年来,阜阳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双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广大创客,尤其是青年创客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营造了浓厚氛围,涌现出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创客典型。

从高校辞职后

回乡做菜农

30岁出头的马涛从南开大学毕业后就留校工作,并在那边成家。在很多人眼中他是幸福的,然而他却突然辞职了,要回到老家阜阳。

“高校的工作待遇不错,干嘛要回农村吃苦?”马涛的父母很不理解。他们不知道,马涛一直有一个创业梦。

一开始,马涛打算办一个辅导班,但在了解蔬菜市场的过程中,他发现阜阳人吃的蔬菜大部分来自山东等地,本地蔬菜大棚太少。

于是在第一年给予土地免费租赁的政策优惠下,他在颍州区三合镇王庄村流转土地300亩,创建了自己的蔬菜基地并创办了阜阳市万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他的公司拥有配套冷链设施、产品分拣包装中心、电商物流中心等,年交易额达5000多万元。

“我们的特色是产供销一条龙。本地蔬菜的供应实行订单制,从大棚到超市,市内送货时间不超过20分钟,以保证蔬菜的新鲜度。”马涛的蔬菜基地因采用高科技、智能化种植,一年四季都有茼蒿、香菜、苦苣菜、奶油毛白菜等特色蔬菜供应,本地主要面向大润发、华联等200多家超市批发。

公司发展越来越好,带动了20余户贫困户就业。

从上市公司辞职后,培育起食用菌

2016年山西财经大学毕业后,徐蒙蒙到外地一家上市公司负责财务工作,收入可观。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产生了辞职回乡创业的念头。当时,徐蒙蒙回乡看到大量的秸秆被废弃,堆放在地头沟塘污染环境。他感到特别可惜,就琢(着怎么能把秸秆变废为宝。

通过考察,徐蒙蒙发现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项目。说干就干,他在会龙镇闫老村流转135亩地,大规模培育赤松茸、姬松茸、白灵菇等市场紧俏的食用菌。

徐蒙蒙创业之初也遇到资金不足的难题,而县里恰好有相关项目,给了他大力支持。2017年初,他注册安徽神州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取“基地+公司+贫困户+电子商务”的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目前,他的产品出口日本、韩国,公司年利用秸秆1000吨,年销售额达200万元,带动50户贫困户脱贫,吸纳170人就业,带动76户贫困户就业。

“国家现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作为年轻人,我们要利用好平台,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带动更多乡亲脱贫。”徐蒙蒙说。

从外企辞职后,运营“我的扶贫鸡”项目

近年来,团市委通过举办阜阳青年说、青春创富故事会等,在全市营造青年建功立业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在各类创业大赛中,很多有志青年脱颖而出。

参加创业扶贫大赛的85后“白领”陈雪,从东南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世界500强外企中国总部,10年里做过销售、技术和市场,年薪几十万。但是,2014年她毅然放弃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创业。

“这里是我的根,我在外面工作越久,越找不到归属感。”今年5月,陈雪选择加入阜阳具有活力的创业团队——田园居,成为“我的扶贫鸡”众筹项目负责人,开启了扶贫之旅。从6月至今,项目规划、组建团队和营销落地等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中,即将正式上线。

“我把自己付诸于这项事业,希望我的微薄之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陈雪说,家乡的政策越来越好,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在全市招商引资的大环境下,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创业,既能够为实现自身价值找到平台,又可以带动家乡发展。

“我们主要抓青年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全市青年中打造了人人想创业、人人敢创业、人人创成业的良好创业氛围,让他们在家乡的这片热土上快速生长。”团市委副书记王静表示,广大青年返乡创业,能够促进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也能为当地群众乃至贫困户,提供就业平台,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颍州晚报记者 方松高 陈传坤 文/摄

新闻推荐

@全体教师,今天我们为您亮灯

颍州晚报讯(记者汪乐意/文戴文学/摄)为大力弘扬尊师文化,倡导全社会尊师重道,努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今天,阜阳市首次开展“为...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