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仁农业公司发挥帮扶带动作用,让贫困户参与到蔬菜产业发展中 跟着企业走脱贫不用愁

阜阳日报 2018-09-03 08:19 大字

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张伟 8月29日上午10点,颍州区三塔集镇乡里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大棚里,闷热感逐渐加重,忙活了一清早的工人陆续“退场”,焦玉贵和老伴却没有要走的意思,弯腰拔草、聚堆离田,在苍翠的辣椒棚里,俩人干得正起劲。

打理蔬菜棚,焦玉贵最积极。“这大棚是我承包的,一年的收入跟地里的蔬菜收益直接挂钩。土地最不会骗人,你多下点功夫,它就会多回报你。”

儿子、儿媳身患疾病,焦玉贵老两口年纪大,干不动重活,一家人生活困难,被评议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返乡创业人士王刚流转土地680亩,在当地发展蔬菜种植。焦玉贵将家里的10多亩地流转出去,除了每年获取土地租金外,平时他还到种植基地打打零工。

2017年初,为发挥产业带动效应,助力脱贫攻坚,王刚将大棚承包给贫困户管理,基地提供种子、化肥、技术等,贫困户承包大棚后,不仅可以拿到管理费,而且还能参与产出分配,蔬菜产出越多,他们得到的收益也越多。

焦玉贵第一个报了名,这笔收入账,他算得明白——每年3月中旬至6月种植黄瓜,一亩地可产出万余斤,7000斤上交基地,7000斤至一万斤的30%归农户,超过一万斤的全归农户;7月初至10月种植辣椒,一亩地可产出2700斤,2400斤上交基地,多出产量,农户和基地按1:1平分。此外,基地还将支付农户一定的管理费,一年下来可不少挣。

“去年承包了3亩蔬菜大棚,挣了1.5万元。”正如焦玉贵所料,加上管理费及10余亩地的租金,去年一年他家纯收入近3万元。

让贫困户参与到蔬菜产业发展中,提升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如今焦玉贵家脱贫已不是梦。

“在企业发展中,我们发现很多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他们想发展,但缺资金、缺技术,又不会经营。”王刚告诉记者,针对这类贫困人群,他们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尝试承包分成帮扶模式。一方面让贫困户掌握技术,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实现脱贫有路径、致富有载体,另一方面促进蔬菜种植基地发展壮大。“大棚承包出去,在贫困户获得收益的同时,我们基地亩利润也在5000元左右。”

事实上,除了承包分成帮扶模式,针对贫困户脱贫效果不明显、企业发展缺资金等问题,乡里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推出了入股分红帮扶模式。通过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的方式,调动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2016年6月,因儿子残疾而致贫的丁同邦和其他6户贫困户,将28亩土地租给乡里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租期5年。为获得持续收益,7户贫困户和王刚达成协议,他们将15.4万元的土地租金入股该公司,并按照入股资金的10%-20%享受分红。“去年受雪灾影响,享受到10%的分红,拿到2500元红利。照今年基地发展势头看,会分得更多。”丁同邦说。

目前,乡里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蔬菜种植基地已带动贫困户44户117人。通过承包分成、土地入股等模式,实现贫困户增收、企业发展共赢。“下一步,我们将尝试土地收益和贫困户股金挂钩,调动贫困户积极性,带动他们增收致富。”王刚说。

新闻推荐

颍州聚力补短板创城惠民生

本报记者任秉文通讯员张伟在颍州区鼓楼街道王家花园居住近20年,居民尹晓燕今年第一次对小区的“花园”名称有了认同感。王...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