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间烟火,无非一碗馄饨
街头巷尾的老阜城馄饨摊
李碧华在《牡丹蜘蛛面》中曾写过:“人间烟火,哪有极品?只因当时饥渴,所以销魂。”不过,在82岁的任老爷子看来,李碧华如果到过阜阳这片土地,品尝过老阜阳风味小吃,就要惊呼——人间烟火确有极品,譬如老阜城街头巷尾的馄饨摊。
如今的河滨路,曾经的顺河街,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在阜城繁华一时。果店、杂货店、粮坊、茶馆……全都聚集在东西顺河街上,街上还有着各式各样的小吃:马家空心烧饼馍、张歪头的素包子、徐大个的馄饨、刘华国的淡麻糊、纪振九的红枣甜稀饭、郝记祖传油茶。
徐大个的馄饨,任老爷子记忆深刻。老板是个40多岁的大个,每天带领一两个徒弟,在街旁摆摊经营,摊位由此得名。徐大个做的馄饨,不仅皮薄馅多,特别汤料齐全,有香椿、榨菜、虾米、油盐酱醋,品种繁多,人人走过街头,都能闻到阵阵馄饨香气扑面而来。
“火炉里,柴火噼里啪啦地燃烧,馄饨在大铁锅里翻腾,远远望去烟雾缭绕。”任老爷子回忆,老板最后还会根据顾客的要求加一些猪油(那时还没有味精一类的添加剂),在那个拮据的年代,如果能吃上这样一碗馄饨,真真是人间烟火中的极品。
对于老阜城人来说,记忆中每个巷口,几乎都有一家馄饨摊;小推车上架着蜂窝煤炉子,各种碗、调羹以及调料各就其位,摊边有矮桌和长凳,桌上摆了醋瓶和自制辣椒油,点好个数的小馄饨在水里上下欢腾……随着时光的流逝,馄饨摊慢慢消失在巷口,取而代之的是馄饨店,可不管如何变化,正如有些老店传承几代,从三府街到阜信大街,从未离开阜城人的生活。
难忘儿时放学后的一碗馄饨
关于馄饨的最早记忆,90后赵婷婷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姥姥家门口,就有一个馄饨摊,摊主是一对年过六旬的老夫妻。每天放学后,她总要缠着姥姥问她要一块钱,去买一碗馄饨解解馋。等馄饨的间隙,她喜欢坐在小板凳上,歪着头看老婆婆包馄饨,只见老婆婆右手拿着一根木板,蜻蜓点水般在肉馅里挑一下,不到一秒便揉入馄饨皮中,左手微微用力一捏,一颗小巧玲珑的馄饨便诞生了。
馄饨熟得很快,这边刚下锅,老爷爷就把一摞汤碗平铺开来,麻利地依次撒上作料,最后小心算计着滴几滴香油。等锅开了,舀上一勺沸腾的面汤冲进碗里,油花泛开,飘出阵阵香气。
“刚煮出来的馄饨,无论冬夏吃完额头都是一层细细密密的汗。”可偏偏那种滋味又让人欲罢不能,每次吃个碗底净,婷婷总想再要一碗,吃个满足、吃个尽兴、吃个动弹不得,可姥姥怕孩子积食,总哄着她说“明天再来吃,老板又跑不了。”
一眨眼时间过去,不知何时起,小巷口再也找不到那对夫妻馄饨了。
老板,来一大碗馄饨
曾经的小馄饨摊没了踪影,周围的人、事也早已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孩子长大,大人变老,连馄饨的价格,也从一块五毛钱一碗,后来渐渐涨到三块,再到五块钱、十块钱……如今,阜城大街小巷总少不了馄饨店的身影,而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招牌。
其中,首先要提及三府街馄饨,搬迁到如今的阜信大街上,从一家馄饨摊变成了一家馄饨店,不变的是几代人传承的手艺。80岁的胡家宣,是店里的常客。以前老人与小店是“邻居”,他就常吃店里馄饨,后来搬家了,老人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坐上公交车来,吃罢还要给老伴带一份。老爷子说,店里馄饨卖了那么多年,依然是老阜阳那个味,皮薄肉馅香,没有一丝掺杂,吃到嘴里非常爽滑。
老阜阳人调馄饨馅,讲究肉馅的“纯”,但随着食客口味的丰富,不少店家加入创新元素,例如沙县小吃的炸馄饨、外来的重庆红油抄手、饺子馆里的荠菜鲜肉馄饨……其实,不管口味如何变化,不变的还是阜阳人“老板,来一碗馄饨”的美食情结。
颍州晚报记者 高红/文 通讯员 余亮/摄
新闻推荐
一次超酷的小记者活动 阜阳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五(2)班 李安程
星期天上午,我作为颍州晚报的小记者,怀着期待和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农行阜阳分行现金中心,进行实地参观、体验和互动。一进农行...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