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颍州晚报创刊、收藏每期副刊 朱建东:因为喜欢,所以一直关注

颍州晚报 2018-07-04 01:06 大字

编者按

相遇是一种缘分。人如此,报刊亦如此。在这个海量阅读的年代,《颍州晚报》与您相遇,是一种缘分;让您欢喜,则是一种幸运。

8月1日是《颍州晚报》创刊25周年的重要日子,即日起,我们拟推出10位金牌读者。他们见证了晚报的成长,陪伴晚报一起走过漫漫的跋涉之路。除了这10位金牌读者,我们相信晚报所有读者都与我们有着深厚的情谊,在此对你们真诚地说一声谢谢,让我们牵起彼此的手,共迎美好明天!

核心提示

25年前,《颍州晚报》的创刊申请,是他亲手向当时的市委书记呈交,缘分就从那时开始。《颍州晚报》创刊25周年在即,他给予良好祝愿及殷殷期盼。

他就是省诗词协会理事、中华毛体书法研究会理事、徽商文化艺术研究会顾问、阜阳市红旗中学党委书记——朱建东。

亲自呈交创刊申请报告

1993年,原阜阳县、市合并后,时年29岁的朱建东,在新成立的(县级)阜阳市委办公室秘书科工作,担任市委书记的秘书。

当年,原市委宣传部计划创办《颍州晚报》,时任秘书的他将创刊申请呈交给当时的市委书记。

“当时很激动,假如真能办成《颍州晚报》,不但阜阳多了一块宣传阵地,作为文学爱好者,也多了一个投稿、读稿的地方。”忆往昔,朱建东记忆犹新。1993年8月1日,《颍州晚报》出试刊第一期,当时为四开四版,电脑照排,报头套红,平板印刷。他激动之余,将第一期报纸收藏了两份,并保留至今。

第二年,刚成立的晚报面临资金短缺,向市委申请资金支持,这份申请也是他转呈至市委书记。当时,市委市政府批了10万元。

已成如影随形的密友

多年来,颍州晚报成为朱建东家中必备的一份报纸,也成了他和爱人每日交流的一个话题。

记者在他家中,见到了他说的“宝贝”——大半室码放整齐的晚报副刊。从创刊到现在,每期的副刊几乎都有。

期间,他的诗歌《人民的检察官》以及新闻报道、山水画等百余幅(篇)作品陆续见诸报端。同时,晚报及时传递的政策方针、新闻资讯,让他开阔眼界的同时,对工作也很有帮助,还结识了许多文友,报纸成了他如影随形的密友。

谈及这份报纸,朱建东如数家珍:最喜欢晚报的副刊、民生、要闻及城事版。

接地气、可读性强

朱建东告诉记者,最近几年,感觉《颍州晚报》的可读性强、信息量大,特别是对阜阳的民生、经济、文化等政策报道及时、解读权威。一些新闻报道既有表扬先进的,也有鞭策后进的,都是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情,接地气、贴近群众,真正做到了服务读者、贴近生活。

身为教育工作者,他特别关注颍州晚报对名师、小记者的报道,他认为,最近几年关于名师、中高考政策的解读及时、到位、有看点。关于小记者的作文、活动报道,给阜阳的中小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更多中小学生通过参与小记者采访活动、发表文章开拓眼界、提升信心,同时对小记者也是一个很好的鼓励。

说起颍州晚报未来的发展,这位老读者说:“希望晚报今后继续保持特色和个性,多反映老百姓的身边事,做好读者的解惑释疑工作,希望晚报更上一层楼。”

颍州晚报记者 牛桂芹 实习生 丁慧/文 王彪/摄

新闻推荐

小学生坠深井 书包成“救生圈”井水深度没过人头 男生漂浮水面近半个小时 热心路人将其救起

井水深度没过人头 男生漂浮水面近半个小时 热心路人将其救起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