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夜校送科技
本报记者 王雪洁 周五的傍晚,记者来到颍州区三合镇掩龙村党群服务中心。在座无虚席的会议室里,天花板上的风扇呼呼作响,台上的老师正在讲课,台下60多名村民、贫困户安静地坐着,大家抬头看着讲师,聚精会神地听讲,尽管大多数人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总能记住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
“俺不识字儿,就记得上次专家说了,有个叫‘打野风\’的农药,让人给我写下来去找的,用起来效果确实好。”村民王成芳坐在台下认真听讲,每听到一个关键点,她都会努力记下来。
王成芳今年63岁,老伴儿张国清因为患有残疾导致家庭贫困。尽管老两口年龄大了,但对农业科技的求知欲很强,通过学习最新科技知识、掌握最新农业发展动态,在自家两亩地上实现了增收脱贫。
“以前,俺家一直都在种庄稼,靠天吃饭,看人家撒农药俺也撒,看人家种啥俺种啥。”王成芳告诉记者,她家有2亩地,以前和老伴儿一起种庄稼,后来老伴儿生病,花费太大,没有一技之长,两人也不能做别的。如何让土地开出“金花儿”,王成芳一直为此发愁。
一次,专家的指点让她对种地产生了新认识:种庄稼是种,种蔬菜也是种,不如种菜,卖得快、收益也好。明白了这个道理后,王成芳在自家的两亩地上改种蔬菜,精心打理之下,收益相当不错。
“专家,专家,俺就想问问,俺家现在种的还有黄瓜、苋菜、辣椒、芹菜,这浇水是不是都不太一样,施啥肥料好?”一堂课下来,来自阜师院的崔亚东老师讲述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但是,针对王成芳家混种的蔬菜田,专家没有立即提供专门的答案。讲课一结束,她和一些没有听懂的老乡一起跑到台上询问。
“现在,绿色蔬菜更有市场,你不如多种一些绿色蔬菜,从选种子开始就选好的;在病虫害防治上,采用覆盖防虫网等生态防治方法;如果非要用农药,就用植物农药,比如BT乳剂青虫菌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用农抗120防治黄瓜枯萎病、炭疽病等。”针对王成芳提出的问题,崔亚东给出了解决方法,并在纸上写下一些防治蔬菜病虫害的农药名称交给王成芳。
拿着专家开的处方,王成芳脸上乐开了花儿。“这下好了,俺要是种绿色蔬菜,这价格又能提高一点儿了。”王成芳告诉记者,掩龙村距离阜阳农产品物流中心(新瑶海)不远,她种的菜刚好可以拿到那里去卖。
短短一个小时,像王成芳这样的掩龙村贫困户对如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又掌握了新知识。“现在俺才知道,种地也是有讲究的,就像专家说的,要掌握科学种植方法,不是化肥施多了就好。”贫困户刘东明告诉记者,这几次的扶贫科技夜校他都参加了,学到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现在流行的种植作物,为以后调整种植结构指明了方向。
据了解,掩龙村科技扶贫夜校是由颍州区科技局开展的一项扶贫扶智工作,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方式持续开展,用科技知识解决贫困人员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发挥科技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带动作用。
“利用专家的讲解,把科学种植方法交到农民手中,提高农民种植技术的同时,引导当地群众破除封建迷信观念,树立科学思想。”颍州区科技局局长姜永强表示,科技扶贫夜校在掩龙村作为试点开展,未来将在全区各地推广开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任秉文)6月29日,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劲松到市城南新区、颍东区调研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情况。位于市城南新区的市科...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