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间电影少
本报记者 牛真子 阜阳的电影事业发展没几年,就遇到了文化大革命,绝大部分故事片都被封存起来。当时,电影院能放的只有“老三战”,即《南征北战》、《地道战》、《地雷战》和一些新闻纪录片。“样板戏”被拍成电影后,银幕上放映的就是8个样板戏电影,群众文化生活相当贫乏。
“文革期间,我上小学。记得有年夏天,学校组织大家徒步到城里人民电影院看电影。那时,多是中央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反映文革情况的纪录片,内容对小孩子来说没有吸引力。加上天气炎热,电影院顶部几部风扇在坐满人的情况下基本上没有降温效果,我在看电影时中暑了,头晕目眩,被扶出影院外。”市文史研究专家李援朝回忆说,从那以后,他便落下了只能看有故事情节的故事片、不能看无故事情节的纪录片的毛病,一看就头晕胃翻,非常难受。
直到1972年,我国陆续进口了一批来自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等几个国家的电影拷贝,因无电影可放而处于半停业状态的人民剧场、大戏院等一些放映单位的情况才略有好转。
“的确,那时候大家都没有电视看,想知道国家大事,除了听广播、看报纸外,只有看电影形式的新闻简报了。记得当时有句口号是:‘党委有任务,我们有行动;党委有中心,银幕有回声\’。”出生于建国初期的阜阳市民张建军说,当时的新闻简报是用电影胶片纪录和传播新闻,每集大概10分钟左右。“在电影院里,或者在外面的大广场上,人们就是从看新闻简报知道了南方粮食的大丰收,东北工厂的投产,西部铁路的通车,外国友人的来访等国内国际大事小情的。”
因为国内故事片少,所以当朝鲜的《卖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等影片在阜阳放映时,引起了轰动。阜阳大戏院原副经理李子清回忆说,当时,阜阳市民几乎没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大戏院门前每天都是人山人海。周一到周六白天的上座率至少五成,到了晚上和周日几乎场场满座,有时还在过道加座。放映员每天上午8点上班,有时候碰上晚上加映,一宿都不能回家。
新闻推荐
“海外就医保险”来了 被保险人可以跨出国门享受全球顶尖医疗资源
近日,国家癌症中心公布了最新一期的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也就是...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