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酒中安放梦想
核心提示
王超群十几岁时,就看到白酒收藏的潜在价值,便背井离乡到全国各地淘老酒。
经过多年市场历练,摸爬滚打,他已被圈内公认为白酒鉴定行家,收藏陈年名酒数千瓶。
如今,而立之年的他回乡创业,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淘酒藏酒,还想建一个酒文化博物馆。
他用土办法鉴定茅台真假
十几年前,颍州区王店镇的王超群单身闯北京,跟着别人一起收买陈年老酒。
“刚涉足白酒市场时,曾被骗过,交了不少学费。”王超群回忆,有一次,他花费10多万元收了一批某牌子的老酒,但是经过行家鉴定才知道是假货。一怒之下,他销毁了这批货,不让它再流通。
痛定思痛,王超群潜心学习白酒鉴定的入门常识。后来,他又跟随茅台酒收藏家何申波学习了一年多。
因多年拧瓶盖,王超群的右手虎口处早已(出老茧,成为白酒鉴定师特有的“标志”。如今,对国内一些名酒的真假,王超群都能通过土办法鉴定。
特别是茅台酒,他通过看、闻、摇“三步走”,即可初步确定它的生产年代和真假。
王超群说,“看”,就是检查酒标的时代印记,包括生产日期、度数标记等。时间长的老酒,外包装有发霉迹象,瓶盖封口不能有拧动的痕迹。“闻”,就是用鼻子嗅一嗅。老酒的味道醇厚,新酒的味道略烈且刺鼻。“摇”,就是摇晃酒瓶看酒花。老酒摇晃后酒花很大,酒花的消散时间较长。
为一瓶老酒蹲守三天
王超群在全国各地淘酒,特别是陈年的茅台酒,只要见到,不入手就是不甘心。
2012年,王超群去贵州收酒,在一居民小区大门口支起印有各种老酒标识的易拉宝,看摊收酒。
当时,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大爷与他聊天,说自己有一瓶1950年代的茅台酒。王超群听到这里激动不已,因为他还没有收到这么早的茅台酒,就想收了这瓶酒,但老大爷没同意。于是,王超群就远远地跟着走,暗暗记住了老人的栋楼号,在楼下守候。
整整等了三天,他才再次见到这位老人。他的诚意终于打动了老人,老人把这瓶老酒转让给他了。
“老人希望能把这瓶酒传给真正懂酒的人,作为纪念传下去,而不是喝掉。”王超群很感谢老人对自己的信任,直到现在还心怀感恩。
记者看到,在他的展柜中,各类陈年名酒琳琅满目,有40多年的茅台,30多年的西凤……一瓶瓶泛着历史沧桑感的老酒,因岁月的沉淀而愈发醇厚。
他说,这些在全国各地收来的数千瓶老酒,几乎每一瓶都有一个难以忘怀的故事。
梦想建一个酒文化博物馆
随着父母年事渐高,四处漂泊的王超群开始有了回家创业的念头。去年,他与合作伙伴回到阜阳,利用多年积累的见识、资源和资金,在阜城开了一家老酒馆。
“没有追求的人,是难以做出事业的。我的梦想就是建一个酒文化博物馆。”而立之年的王超群说,他想弘扬白酒文化,让每位市民都可以方便地触摸到酒文化的体温。
众所周知,老酒收藏这一行业,本身需要占用巨大资金,而奇妙之处就在于修身养性的同时也是一种投资。王超群利用“以藏养藏”的方法,高抛低吸,达到了收藏与资金流相辅相成的状态。
在收藏的过程中,王超群乐于与老酒爱好者交流,免费为市民鉴定白酒真假,传授酒类储藏方法,让市民家里的酒得到最科学的存放。
近日,王超群在外地参观了多个酒文化博物馆,还专程到连云港市考察当地酒文化博物馆,说感到非常震撼,学到很多东西。
目前,王超群虽然已收藏了数千瓶陈年名酒,但距酒文化博物馆的构想,还有非常大的差距。可是,他相信梦想总会成真。
颍州晚报记者 方松高 实习生 唐娇倩 文/摄
新闻推荐
星期天早上,我还在床上睡觉,就听见妈妈喊:“快起床,要去农行金库看钱啦!”我一听,赶紧从床上爬了起来,飞快地穿上校服,戴上红领巾...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